這兩個學科,無疑就是“生物學”和“計算機學”發生碰撞所擦出的愛情“火花”。

誠然,這兩個學科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其實還是處於萌芽狀態,理論研究論文不少,但實質性的應用還遙遙無期。

畢竟一個碳基,一個矽基。

想要將這兩個差異巨大的學科進行融合,就跟變形金剛和人類擦出愛情的火花一樣,過程一定是充滿了艱辛和曲折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跨界學科潛力之巨大,完全不亞於幾次工業革命。

別問孟浪為什麼腦子裡會有這些知識點,問就是三個字:兄弟多!

來自2040年的自己都牆裂推薦了,自己自然是從善如流的。

從長遠考慮,醫學需要生化實驗室、活體臨床試驗等各種苛刻的附帶條件,即便自己腦子裡全是乾貨,短期內基本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在砸在自己手裡的幾份未來醫學文獻還被束之高閣呢。

科研成果的轉化及應用推廣,只能等未來長青生物站穩腳跟之後慢慢孵化出來。

而時間,對孟浪來說是異常寶貴的。

二十年就那麼長,浪費個一年半載的都是對生命極大的不負責任!

相對來說,從計算科學入手,門檻就低許多了。

當個程式猿,只要一臺筆記本,關進小黑屋…

寫程式碼,這不跟碼字一樣,有手就行嘛!

正好可以把這段時間利用上,要跟死神賽跑,孟浪短暫的人生…不允許存在空窗期!

況且搞計算生物,除了能夠加速生物研究之外,不管是自身資訊保安的需要,

還是鑽研區塊鏈搞點小錢錢,那都是很有必要的技能,一舉多得。

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先成為“生物學”和“計算機學”的跨界雙料博士!

中文系的老師們,為了這該死的求生欲,我只能辜負你們的厚望了。

周樹人當年棄醫從文,是因為醫學救不了華國人。

不過時代變了,今天我孟浪只能棄文從醫,因為吟詩作對、傷春悲秋、無病呻吟什麼的……救不了弟兄們啊!

不過想要完成這個堪稱壯舉的小目標。

首先……你得有一臺效能不錯的筆記本……

第二天一大早,孟浪過來告別了小雨三人。

閆薇薇果然表現的很正常,除了眼神不忿,對昨晚的慘敗耿耿於懷之外,一點沒有要來送自己的意思。

這證明了雙方依舊處在塑膠友情的階段。

真是可喜可賀!

離開小區,他拉著行李箱,並沒有直接去火車站,而是打車到了動車站邊的一家菊廠旗艦店,然後直奔筆記本專櫃。

“先生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