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甘羅拜相,不拘一格(第2/4頁)
章節報錯
“嚴嵩,你認為甘羅十二歲拜相,是好是壞?”
嘉靖忽然問起甘羅,嚴嵩這等人精如何不知?料定已經有人簡在帝心,只是太過年幼,無法委以重任。
然而又逢大變之世,陛下想要破格提拔此人……
“甘羅十二歲拜相,而後寂寥無聲,大概是年少成名,過於輕狂,惡了始皇,所以不得彰顯,甚至有可能早早引禍,因為早夭,所以杳無音信。”
“我大明向來不乏神童,但並不如兩宋那般,有少年得功名者,不過是因為勘磨二字。”
“總要等成年以後,心性成熟,才委以功名。”
“如此方能更好的為國家效力。”
嚴嵩猜到了嘉靖的心思,卻也沒有順從,因為這件事顯然有些不靠譜,讓一個孩子上位,擔任高官,且不說開局能不能做好,以後的心性又該如何變?
真立了功勞,封無可封了怎麼辦?
這些都是問題。
嘉靖點了點頭,卻也沒有往心裡去,而是說道:“荊州府江陵縣有一名神童,自小就遠近聞名,去歲參加童子試,連過三關,考上了秀才。”
“荊州知府李士翱深愛其機敏。”
“今年京師大學開辦,李士翱特意上書舉薦,如今那孩子已經到了京師大學,成為了第一批學子,下個月也將參加鄉試。”
“李士翱言,此子或可連中三元,直取功名。”
“乃……鳳麟之才。”
嚴嵩聽完一愣,想著李士翱倒是看得明白,會抓機會,往年大明的情況,這般吹捧,幾乎就等於是捧殺了。
可如今這個局勢,倒是真有可能一步登天。
“陛下是想……”
“不打壓,讓他考,若能連中三元,朕讓他當侍中。”
建文年間有侍中這個職位,在侍郎之上,尚書之下,是正二品的官職。唐宋之時,有中書省的時候,這職位也差不多屬於相的範疇了……
今年八月考鄉試,明年二月考會試,接著殿試成狀元,就直接升二品侍中。
這……
“敢問陛下,此子何名?”
“張居正。”
……
時不我待,嘉靖等不了了,許多人才必須提前就上馬,他要委以重任的不光有張居正,還會把海瑞召回嶺南,讓海瑞考鄉試。
雖然整體科舉的內容改不了,但傾向可以改。
改為實事,偏向革新。
海瑞在安南的實踐,足以讓他應付鄉試和未來的會試。
再加上胡宗憲今年春闈也要冒頭。
待殿試過後,嘉靖起碼就有三員大將可以用了,嚴嵩擅長權勢,能夠穩住朝堂,可經世濟民的能力,卻還差了些。
嚴嵩懂的聖意,懂的怎麼維護“帝黨”的利益,但需要給他配一套能夠做實事的班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