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啦又看手機版)”

“自古以來,從未有依據實實在在的民意確定皇朝正統的,陛下此舉,可謂是開歷史之先河,也唯有我大明得國之正,能如此行事。”

“我大明自洪武太祖以來,勵精圖治,已有百七十年,如今天下大治,南征大勝,一展宏圖偉志,即將重現永樂盛世。”

“斯民之心,無不稱頌陛下。”

“自然支援皇明永興。”

“此‘定統論’,嚴某認為宜於廣佈天下。”

“民心所向,乃是為陛下收復舊港宣慰司最好的賀禮。”

嚴嵩品味出嘉靖這一步的關鍵,便開始出言發力,又拉著張瓚、唐龍這兩個支援嘉靖的人說清楚厲害,便等著夏言他們做回應。

王廷相、毛伯溫他們都在催促,梁材、許贊也是躍躍欲試。

但最終拍板的事,需要內閣首輔來經手。

夏言閉目好好想了一會,才瞥了嚴嵩一眼,說道:“嚴閣老擬旨吧,老夫用印就是。”

一時間誰都覺得自己賺了。

而散會之後,夏言被抬回府上,他們五人齊聚,再度商議事宜,夏言卻說:“我不看好在定統的事情上下手。”

“嘉靖不會蠢到把統計權交給我們。”

“所以,只要他想,幾個數字而已,隨便改,不可能會輸。”

“倘若追求影響,全面公開。”

“那他大概也是要利用這個機會,重整黃冊,更新京師的人口檔案了,這是此招的諸多好處之一。”

“更大的問題在於,嘉靖佔了先機。”

“我們任何動作,只要最終沒能在投票上扳倒嘉靖,都會成為暴露自己的舉動。”

“而當我們關心投票的時候,已經實質上中了嘉靖的拖刀計,我們如果想著去怎麼拉攏民心,最近就沒精力對付嘉靖了,也不好安排什麼手段。”

“嘉靖要的就是拖延過仇鸞回京的這段空白期。”

“等仇鸞一到……”

夏言的話不用說完,其餘幾人也能感受到那股冰寒,因為今天……廷仗打死人了,而且還是兩個!這在過往,那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明實錄裡面得大書特書,民間要出幾十個話本戲劇來描述暴君的!

可是現在,大家竟然覺得稀疏平常……

在這份平常之下,誰也不懷疑嘉靖的殺心。

什麼內閣首輔?什麼六部尚書?該辦的,罪名羅織好,證據收集好,直接拿下就是,還有誰屁股是乾淨的不成?

以前認為黨爭敗了,也不過是告老還鄉。

現在,活著回去都難。

幾人呼吸一滯,毛伯溫問道:“公瑾認為,我們該如何應對?”

夏言趴在床上,露出半張臉,陰沉的面容說道:“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別看夷州他們大勝了,可如今嘉靖身邊的力量,就是最薄弱的時候。”

“臨安一戰,法海戰死,雷峰塔倒,就足以說明原因。”

“此等頂尖修士,也不過破甲三千而已,就要經受反噬,唯獨張執象那樣的另類,可以在特定條件下不沾因果。”

“因而張執象在安南親手斬殺兩千多人,沒有半點反噬、不適。”

“所以。”

“張執象不在,不用太過考慮尖端戰力的問題。”

“倘若有高功修士,用人堆也足以堆死,哪怕是張三丰親自出手,他能殺多少人?一萬人,還是兩萬,三萬?”

“他們這些修

士,真願意舍了長生大道,如此拼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