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白蛇出世,兩難未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師,欽天監。
武林大會的結束,鉅子的讓步,張執象的獲勝,許海的金蟬脫殼,一切的一切,影響的可不是什麼江湖,而是天下。
這本就是一場豪賭。
最初是張執象代表朝廷跟許家的賭局,然後墨教直接下場,變成了三方的對賭。
本該是墨教掌控全域性的局面,硬生生被張執象抗住,甚至改變了鉅子的想法,從而將許家逼迫到懸崖邊上,完成了最大的戰果。
許海的果斷,王家的迅速上位,對於南京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舊的秩序破壞,新秩序想要傳檄而定,得要“正統”的名聲才行,王家沒這個能力,即便有朝廷的支援也不行,大抵相當於董卓入京,但還有十八路諸侯的情況。
但確實是讓攻守之勢改變了。
如果說在南征之前,南京對嘉靖並不忌憚,甚至還有心理優勢的話,在武林大會結束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半島收入囊中,滿刺加收回,可以重設舊港宣慰司。
南洋的吳家,還有海權新貴的王家,某種意義上來說,江南被包圍了……
攜外部大勝之事,嘉靖已經有了雄主之風。
只待仇鸞班師回朝,京營便可進行二次整頓,安南占城真臘等地區進行土改之後,完全可以招募一批充滿信念的戰士。
能夠把五軍營整理好,京師才能說有正規軍。
神機營其實一直是遠端部隊,三千營是騎兵,五軍營才是步兵,往日裡只負責守衛京師,其實是不堪用才如此。
如果能夠編練新軍,將五軍都督府職權落實。
完成東南西北中五個戰區的布控。
將九邊的獨立性收回,歸屬朝廷,才能算徹底掌控了邊軍,擺脫了國家安全危機。
所以。
九邊要動,特別是宣府大同,但嘉靖並不急,等仇鸞回京,急的是九邊總兵們,他們得向皇帝效忠,繳納投名狀,才能保全自己。
否則,就等著人頭落地,一些舊案追查出來,如當年的土木堡之變,那該夷三族的,可就不少了。
亦或者說。
邊軍將領,有幾個乾淨的?
至少都是一個裡通外國,走私軍火……
感受到那股大勢,在圓光術中看著武林大會的落幕,嘉靖久久未言,整個欽天監內落針可聞,以夏言為首的那群文官,不少人已經滿頭大汗了。
他們怕,更感到陌生。
陌生的是攻守之勢,陌生的更是因為張執象那一整套理論,對文明分析的鞭辟入裡,對未來的超前規劃,讓一直掌握話語權,掌握解釋權計程車大夫們,茫然不知所措了。
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跟不上張執象的思路。
更別提應對,反駁。
對於這群打了霜的“茄子”,嘉靖掃視了一圈,嗤笑了聲,走到夏言面前,笑道:“仇鸞班師回朝,大約還有兩三月的功夫。”
“夏閣老,你的時間……不多了。”
夏言面容僵硬,拱手道:“陛下說什麼?臣聽不懂。”
“聽不懂?”
“那好,朕給你說明白了。”
“等仇鸞班師回朝,朕就要整頓京營,重設五軍,清算九邊,你還有什麼招數儘快使出來,不然到時候就沒用了。”
“而朕……”
“會剮了你。”
如果說楊廷和讓人怒,費宏讓人恨,那夏言就是讓人噁心了,嘉靖從來就沒有把夏言當成敵人,之所
以留到現在還未對夏言動手,不過是因為這只是一名過河卒罷了。
真正的敵人,死後自當給份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