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向死而生,大小週期(第2/4頁)
章節報錯
“糧食有它本身的價格,但隨著城市當中的資本不斷增密,工業不斷發展,大量的資本又被工業所賺取。”
“整個社會的物產,不斷的為工業所服務。”
“而藉助工業賺錢的商人們,顯然不會適可而止,他們會賺更多的錢,然後投資更多的工業,然後繼續賺錢。”
“而在這樣懸殊的‘權力分配’之下。”
“農民生產得越多,就被剝削的越多,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個詞……穀賤傷農。”
“他們能夠兵不血刃的利用技術和工業來進行剝削。”
“而農民則不能夠不努力生產,因為一旦跟不上節奏,生活持續不下去,被逼得欠債賣田,那就只能徹底破產,賣兒賣女,賣身為奴了。”
“顯然,商人們是不會適可而止的。”
“透過貨幣的可量化權力,商人也好,地方鄉紳也罷,朝廷官吏也罷,可量化的,不可量化的權力,都在進行剝削,都在試圖擁有更多的權力。”
“一切的代價,都在往土地轉移,往農民身上轉移。”
“直到……日子過不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自秦以來,有大一統王朝以來,農民起義就沒有斷過的原因!”
“你要資本增密發展工業,然後繼續資本增密。”
“而農民越來越窮,直到日子過不下去,成為流民,而流民越來越多,就必須尋找出路,他們首先會出賣廉價勞動力,以祈求過活。”
“但當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時候,連賣身為奴都是一種奢侈。”
“當你沒有糧食的時候,你也就會明白糧食原本的價值有多高。”
“很顯然,富人是很享受這個狀態的,所以他們不但不會停手,反而會變本加厲,這也就造成了歷朝歷代土地兼併的結果。”
“這個時候,重點就來了。”
“我們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觀念。”
“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是既得利益者,可總有那麼一部分,不是既得利益者,更有一部分最拔尖的,不在意利益,在意的是天下蒼生。”
“那,就很簡單了。”
“知識分子和流民結合在一起,便是改朝換代的開始。”
“而改朝換代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均田免賦!休養生息!”
“改朝換代的實質是資本的平均,將最重要的資本‘土地’進行了平均,這就直接打斷了資本增密的過程,再加上戰爭的破壞,舊有利益集團的更新。”
“工業化,在改朝換代過程當中,實質性的,被打斷了。”
“但,打斷就一定不好嗎?”
“並不是。”
“跟隨著工業化的,還有一個東西,技術,技術會以知識的形式進行儲存,所以我們每一次經歷大的戰亂,一窮二白,卻只需要短短二三十年,就能重回盛世。”
“貞觀之治是事實,北宋的興盛是事實,大明的洪武永樂盛世也是事實。”
“每一個朝代,就是一個代謝週期。”
“新的技術,代替舊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
“這也是為什麼,你們墨家有更系統的知識體系,教育體系,科研體系,但卻在永樂盛世被大明全面反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