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杞人憂天,宣夜之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可饒恕!!”
牛魔徹底被激怒了,因為它能夠感覺到,張執象所言,它連當狗的資格都沒有。這是何等狂妄?這是何等侮辱?
魔力宛如實質,如同漆黑的火焰一般焚天煮海。
無數觸手猛然穴入雲霄,千道、萬道,牛魔彷彿已經失去了理智,在做無意義的事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因為,那一道道觸手宛如鎖鏈一樣,牽引著天空。
天空不斷下墜、崩裂,好似,要天塌了一般……
我們有個成語叫做“杞人憂天”,一般解釋為不必要的擔心,並顯得愚蠢。
可實際上,周王朝分封杞國,是大禹的後裔,列子的預言當中有關於愚公移山的,有關於杞人憂天的,這些看似荒謬的故事,都是在記載真實的歷史。
愚公移山記錄的是大禹治水的功績。
而杞人憂天,則是我們古代三大天文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記錄宣夜說誕生的故事。
是大禹治水,也是女媧補天。
這是他們夫妻做的事情。
女媧補天不僅僅調整了曆法的誤差,更是完善了天文執行規律,在杞人憂天的寓言裡,杞人害怕天塌下來,所以廢寢忘食,惶惶不可終日。
可知者告訴他:“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天,積氣而成。
天是由氣匯聚而成,沒有氣的地方連天都沒有,我們生活在氣中,所以天不會崩塌。
對此,杞人不解。
又問道:“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天是氣匯聚而成,那日月星宿這種實體,不會墜落下來嗎?
對此。
知者說:“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知者表示,日月星辰,都是氣積累形成的東西中會發光的,所以就算墜落下來,也不會有人受傷的,您吶,就放寬心吧。
簡短的對話,其實已經表露出了古人對天地的理解。
宋代張載的元氣論,也是同出一脈。
萬物皆由氣成,而日月星辰執行在氣中,對此,宣夜說的理論是: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
日月星辰本質是氣,其行止都是氣的運動,故而我們有陰陽五行,有天干地支,有五運六氣,有三元九運……
內算外算,皆源於綴術,就是此理。
而宣夜說是誰發明的?
杞人憂天的故事裡,那個人是“曉之者”,所以我這裡說他是知者,知者,也可以是智者,智叟,智叟和愚公,都是一個人。
上古之時,平民是不會去憂天的。
唯有記錄天文的天官才會去憂天,而天官,一般都是天子之族,如帝嚳的大兒子閼伯是商族,四兒子實沈是唐族,二兒子重黎因為龍門謠言被大禹所殺,由三兒子吳回重新擔任重黎。
南正為重,司天管神。
火正為黎,司地管民。
重黎,便是掌管天文地理的天官。
後來演變為重黎氏,重黎氏演變為司馬氏,有了司馬遷、司馬懿……
司馬氏後人如何,暫且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