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半步光明,時代之幸(第2/2頁)
章節報錯
“嗯,那孩子叫蒼珠,當時收她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想法,也談不上自成一派。”
“模湖有個概念,又覺得龍門的名字早有了,便用了個象宗。”
“如今看來,卻也貼切。”
張執象微微一笑,嘉靖卻笑指著他說道:“非是巧合,而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朕最近讀了一本,感覺也是要應在你身上了。”
張執象疑惑:“?”
嘉靖寫了《西遊記》,明初的時候就有《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了,如今四大名著就剩一本《紅樓夢》,他是聊過,但也沒有復刻的想法,莫非是崇禎也穿越了不成?提前將這本名著寫於世間?
嘉靖見張執象沒猜到,便笑道:“是陸西星寫的《封神演義》。”
“原來是這個……”
張執象頓時瞭然,按理說,這本書要到隆慶、萬曆年間才會面世,而西遊記的出版也要更晚一些,因為他的緣故,嘉靖早早將西遊記寫完,並開版印刷,幾乎貼錢發行。
西遊記風靡之後,陸西星又因為爭道失敗,雙目瞎了不說,勝負心也澹然下來,有閒情雅趣去寫倒也不例外……
陛下說有情節要應在自己身上……
“陛下是說,鴻鈞傳道三友,各自開宗立教,得了功德,所以成了聖人?”
正統道士是不喜歡談鴻鈞的。
三清就是最高了,所謂元始是道,靈寶是經,道德是師。而封神演義裡面弄個鴻鈞,三清變三友,實在是讓人不忿。
他尚不知道《封神演義》發行,但也能猜想到,道士們看了此書是個什麼態度。
不過,他倒是無所謂。
因為“鴻鈞”二字,陸西星應該是有意創作的。
鴻鈞本作鴻均,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鴻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
能夠稱得上是“大道之世”的,必然是文明覺悟以後了。
覺悟文明=鴻鈞。
這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而陛下說他有可能會應了書中的情節,因他開創象宗,教化世人,所以得功德成為聖人,然後擁有打敗黑龍白蛇的力量?
“沒錯。”
“陽明先生開創回光一境,立境三重,金華、見性、光明。”
“我認為普天之下,能夠嘗試在光明之上走一走的,也唯有安平你了。”
嘉靖堅定無比,比張執象自己還要充滿信心。
張執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的說道:“光明正大,持天地之正,定宇宙之法,往文明之宗,此乃光明。”
“若說見天下性,方見己性,是見性之妙。”
“那麼光明之妙在於天下人見我之性,以天心為我心,以天下之心,歸於我一人之心,方是光明。”
“何以能見我性?”
“非是我廣知於天下,得天下之信賴便可以的,要天下人都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獨立見知,能夠發自‘真心’的去‘將心比心’,才是見我之性,得之光明。”
“我遠遠還不夠,這個時代,也還不夠。”
“或許我能邁出半步,便是時代之幸了。”
“有三豐祖師半步攖寧,有我半步光明,或能勝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