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再怎麼配合,都會有痕跡在裡面。

後世之人用心研究,就會明白,許海的崛起,是張執象有意放縱的結果。

“《孟子》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張執象說了自己這麼做的理由。

他並不在意史書怎麼記錄,真正瞭解的人,會知道他的用心良苦。

一個假的,信仰神的文明,根本不需要害怕。

倘若連一個宗教文明都對付不了,大明也不用長生了,恰恰是許海的存在,未來潛力有限,卻又有龐大的體量,可以讓大明在長生革命後,時刻警惕,絕不懈怠。

“單隻有一件事,對你的名聲,可能沒有太大影響。”

“可是許海的事,加上你強行誅殺徐階……”

王絳闕沒有說不成功的結果,張執象既然先殺黑龍,提振大明天威,以國運巔峰來對戰徐階,自然有勝出的可能。

但問題是,就算贏了,後遺症也太大了。

“能有什麼後遺症?無非是我們贏了,江南百姓便時時懷念,經常想當初如果是徐階贏了,大明又會如何。”

“他們的記憶會不斷美化徐階,將徐階變成真正的聖人。”

“然後對朝廷的要求不但拔高,不斷挑刺。”

“這不挺好嗎?”

“國家若是衰弱,這種情況是要不得的,可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如果贏了,大明未來會有幾百年的上升期,需要的就是不斷的批評指正,這才是最關鍵的。”

“要讓以後的百官們知曉,徐階的在天之靈,在看著他們吶。”

張執象輕笑著說道,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名聲。

而王絳闕領悟到其中的妙處,複雜的看著自家夫君,只能說不愧是陽明先生的弟子,這風格是實在是太強烈了。

“可你自己呢?”

“你也說過,財富的本質,唯名與力。”

“在長生革命以後的大明,你必然充滿爭議。僅僅如此也就罷了,怕就怕以後,大明如果走偏了,需要你出來糾正,那個時候,就麻煩了。”

不只是麻煩那麼簡單,而是致命的弱點。

可大明真遇到了問題,張執象會不出手嗎?絕對不會。

張執象笑了笑,說道:“我是做好了準備,跌下去的,不管是功過對半也好,還是三七開也罷,都無所謂了。”

“護好大明這一程,我啊,陛下啊,也都該退位讓賢了。”

“沒有人可以永遠護著大明,古之聖王不行,伏羲、大禹、黃帝不行,我也不行,能夠再為大明託一次底,便足以了。”

“真要未來子孫不肖,後繼無人。”

“那就說明我們沒做好,失敗了,這長生也就走到頭了。”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能殉道亦我所願爾。”

王絳闕固然希望張執象沒有弱點,長生久視,有這麼一位仙人守著,靜心照料,文明大抵能夠順利成長。

但張執象卻表示,沒有誰應該成為那個依靠,人們終究還是得靠自己。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