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日新月異,江南繁榮(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重複,半小時後修改。)
“二月了。”
前往鷹潭的火車上,特等車廂當中,空蕩蕩的只有王絳闕一個人,她放下手中的報紙,心懷思緒的輕輕呢喃了一聲。
銀翹在對面幫她倒著咖啡,說道:“姑娘這些日子倒也狠得心腸,未曾提過姑爺呢。”
王絳闕端起咖啡,輕輕喝了口。
言道:“見不著的思念,何須說出口來,又說給誰聽?事情總是需要人來做的,去年初江南就開始動工建鐵路了,等徐階上臺,工程速度又快了好幾倍,若是不盡快辦些事情,南北的差異很快就要顯現出來,到時候他便是出山了,事情也不好辦了。”
“如這滬廣鐵路,雖然才修到江西,去年底才通車。”
“可這短短兩月,已經像模像樣了。”
“貨運、客運,鐵路排程,都是需要一整套規章制度的,南京能辦得井井有條,可不光是徐階在提供框架,而是他們那邊確實也人才濟濟。”
她們從松江府坐火車,一路到江西,路上的見聞體驗,能夠知曉江南這大半年究竟有怎樣的發展。
而相比於南方過去十年的積累,北方本就落後的整體社會狀況,就宛如一面農業,一面工業一樣,半年時間過去,北方雖然在國有經濟的體制下飛速發展,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給人的感覺就是,北邊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南邊已經是布林喬亞了。
“鋼鐵煤炭等資源,到底是北方多些。”
“再過兩年,誰更先進可不好說。”
銀翹卻是不服氣的,她跟著王絳闕去沁源待了十年,雖然依舊認為自己是王絳闕的貼身丫鬟,但心氣也早已不同。
兩人如今的關係,倒是更像姐妹一些。
她這幾個月跟著王絳闕一起負責朝廷的國有企業建設,也不是躲在閣樓裡臆想,是腳踏實地,依據沁源的經驗,並實實在在的在各個工廠考察,知曉確切情況的。
那生產熱情,絕對非同小可。
王絳闕微微搖頭,說道:“江南如今做的,可未必就差了,他們何嘗不是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更何況兩者經濟基礎不同,百姓的感受也不同的。”
說著,王絳闕按響了服務鈴。
待一名乘務員款款而來,微微一福等候吩咐的時候,王絳闕卻沒有什麼要求,只是問道:“你每月薪酬多少?”
雖然愣了下,但乘務員依舊禮貌的微笑,答道:“回小姐,因為我供職的是特等車廂,所以薪酬格外高些,每月能有十萬元。”
十萬元,也就是原先的一百兩了。
多麼?
王絳闕看著她,說道:“對你來說,應該不多才對。”
乘務員又微微福了一禮,說道:“卻也如此,但奴家更喜歡這份工作。”
王絳闕徑直問道:“可曾當過花魁。”
乘務員搖頭:“不曾,過往雖是樓裡要緊的清倌人,但才藝貧乏了些,評不上花魁,因而闖不出什麼名氣了,估摸再有兩年,便會被媽媽發賣了。”
“雖然攢了些體己的銀兩,可要贖身卻也不夠。”
“便是要贖身,又該為誰去贖呢?”
“賭那些郎官,不是薄倖人?”
王絳闕點了點頭,問道:“永淳公主改了教坊司,你應該也有去處才對。”
乘務員答:“正是永淳公主,奴家才能出來做別的營生呢,我等女子,在教坊司記了名號,遊走在外,才不至於被群狼環伺,否則這份工作,便是能做來,又有幾分體面呢?”
王絳闕問:“可有達官貴人不守規矩?”
乘務員答:“有是有的,如姑娘這般包下整個特等車廂的也不少,畢竟對於一些人來說,十來萬並不算什麼。”
“所以,有人打算趁著私密,動手動腳。”
“可只要我說,奴家是教坊司掛了號的,他們便也不敢亂來了。”
永淳公主接手教坊司後,首先就對她們這些清倌人先保護了起來,驗明正身,掛了號,若是失了貞潔,只要願意,便可以告到公主跟前,接下來就是錦衣衛查桉,按大明律辦事了。
過去幾個月,殺了多少士紳。
權貴們一個個夾著尾巴做人,哪裡敢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