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皇陵勘探,桃花源記(第1/2頁)
章節報錯
驪山,北麓。
在秦始皇陵的周邊,漢朝時期,劉邦派遣了二十戶人家移居於此,作為守陵人,《漢書》中又記載,有小孩尋羊誤入秦始皇陵,引發大火燒了九十天才熄滅。
新莽末年,赤眉軍盜竊秦始皇陵,偷盜葬器、銅棺。
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也盜竊秦始皇陵。
唐末的黃巢,五代的溫韜,清光緒年間,民國的軍閥……
秦始皇陵的命運並不安順,反而一路來多災多難,可這座皇陵被盜竊過諸多次數,卻依舊儲存了主體,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
秦始皇陵的面積相當於76個紫禁城。
它不僅大,還有各種巧奪天工的機關,幾乎有著完備的防盜系統,讓盜竊者常常損失慘重。
還未經歷清末民國的盜墓,如今秦始皇陵儲存的要更加完整一些,火藥畢竟是宋朝才開始應用,而宋明兩代,對皇陵是多加保護的。
然而,皇陵區域那麼大,地那麼深。
到底哪裡才是那個傳說當中放著始皇屍體的地宮,卻也無法定位,或者說,表面上的皇陵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皇陵需要從假的皇陵進去。
傳說,那個地宮當中有周天星宿,有九州河山,有四季變換,有世間一切的規則。
是象徵永恆的統治,更是象徵始皇帝的權柄。
當然,這些對於居住在驪山的百姓們來說,都過於遙遠,一名老伯看著幫忙種地的鉅子,眼睛是不是的瞄向鉅子的腰間,看著那根菸杆。
“嘿,老哥嚐嚐?”
“這是菸葉子吧?咱也聽說過哩。你這幫忙收作物,咱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哪裡還能抽老哥你的煙?”
老農跟鉅子倒是很放開的,也只覺得親近。
是不是種了一輩子田的人,那是看得出來的,做不了假的。至於煙桿嘛,誰還不興有個愛好呢?如今菸草在大明挺風靡的,那種上好的捲菸也有。
只不過一般人用不起。
“我也不常抽,就是晚輩孝敬的,來,拿著。”將菸草裝填好,用火柴點燃,鉅子將煙桿交給了老農。
老農推脫了一二,便拿過來美美的抽了一口,然後嗆得連連咳嗽。
“老哥哥,你這新奇東西挺多的,這火柴好像南方用的多些?”
這些年的確出了很多新奇產品,那些挑貨郎也經常下鄉,敲鑼打鼓,吆喝著買賣,農戶們即便不買,也見過一些。
“也不貴,十文錢一盒,有一百根火柴呢。”
“嘖嘖……”
老農可不認為這便宜,一般哪裡會去花這個冤枉錢?嘖嘖兩聲後,老農貼近鉅子,兩人坐在田埂上,老農悄悄問道:“老哥哥,你們是來挖皇陵的?”
雖然能感覺鉅子是種了一輩子田的老農民,但那些墨俠們,真的不像“好人”。
他們來驪山已經好幾天了,都住在這個劉家村,雖然他們一行人平日裡幫忙修修補補,精通百業,甚至還幫忙種地,吃飯也給錢,但也讓村民們心裡不禁滴咕。
這夥人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