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分門列陣,優劣難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前文說過,因為明教歷來的造反活動,讓民間起義造反都會用他們的名號,以至於真假混雜,元末的時候尤其如此。
朱元章就是假借明教名號的,所以建國後便開始清理明教。
而張定邊他們,卻是真正的明教中人。
張定邊是陳友諒麾下第一勐將,在韓山童和劉福通他們北伐元大都失敗,被元朝逐漸剿滅,又被張士誠攻破安豐後,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就被朱元章接走。
可以說明教首領已經落入了朱元章手中,唯一能夠爭雄天下的,唯有陳友諒。
但在陳友諒與朱元章的決戰當中,終究還是落敗身亡。
至此明教徹底敗落,張定邊也無力迴天,見守不住基業,讓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出城投降,而他則帶著明教殘部躲藏於江湖,企圖營救出劉福通和韓林兒。
但在兩年後,營救失敗,朱元章也藉機讓劉福通、韓林兒“落水而亡”。
從那以後,張定邊便退隱江湖了。
他在青龍榜上排第二,除了他實力足夠強以外,還因為他的明教身份,江湖傳言,張定邊是明教教主。
其實不然。
自退隱以後,他便不再擔任明教任何職務,朱元章清掃明教的時候,他也沒有出面,明教內部其實也恨他,因為那時能夠挑大旗,力挽狂瀾的唯有他,可他沒有。
正因如此,明教當代教主吳殳才會如此憤怒。
然而,張定邊卻不管這些。
畢竟,他張定邊加入明教,為的是天下安康。
當初劉福通、韓山童在黃河起義,也是如此,墨教支援元朝,可他們明教不支援,憑什麼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北人,四等南人?
漢人活該當奴隸?
千年萬年百萬年以來,就沒有這個道理!
所以,根本沒有理會墨教的態度,明教造反了,劉福通、韓山童他們是純粹的,張定邊也是其中的一員。
雖然他們敗了,雖然朱元章是敵人。
可既然大明已經統一天下,明教又何須生亂?自化整為零,躲藏散去便可,張定邊壓根就沒有想過領導明教,推翻大明。
退隱江湖近兩百年。
如今重出江湖,不是因為什麼英雄帖,而是因為墨教……
非是因為墨教的召喚,而是為了防備墨教。
他,張定邊,不允許墨教推翻大明,讓天下生靈塗炭。
張定邊有自己的大義,並一直貫徹,吳殳卻更加憤怒,他說道:“洪武年間,早就看出你是叛徒,祖師他們就應該逐你出教!”
張定邊眼神一凝,如同勐虎注視。
他勐然爆發,兩人電光火石的錯過,一斧頭壓著槍桿直接轟在吳殳的胸口,打得吳殳爆退十餘步,嘴角抑制不住的鮮血溢位,才沉聲說道:“我不願離教,是因為韓教主,是因為劉副教主。”
“留著昔日的記憶罷了。”
“你吳殳算個什麼東西?”
吳殳努力平復著氣血,知曉自己打不過,當即呵斥道:“張定邊,你便是不敬我教主之位,鉅子在此,你還敢造次不成?”
張定邊沒有理他,看向了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