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血肉苦弱,機械飛昇(第1/4頁)
章節報錯
龍門律宗講究戒、定、慧為漸進之基。
何為戒?
我們常說“清規戒律”,其實是三個等級,“清規”僅僅是宮觀當中的道士需要遵守的規定;而“律”是約束道教徒的條文;“戒”則是約束道教徒的規定。
戒律好嗎?
這不準做,那不準做,就像帶著枷鎖一樣,大多數人是守不住的,但,在龍門律宗看來,戒是全真第一關。
在早期道門當中,有老君想尓戒,此戒共九條: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慾,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雲笈七籙》卷三十八稱,想爾戒是“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
此為“有規矩才成方圓”。
有戒,才能成道。
因為全真本就是三教合一的產物,所以戒定慧這佛家的路子,也被律宗吸收轉化,初真戒便是一個“戒”字,中極戒則是一個“定”字,天仙大戒則是一個“慧”字。
普通人修行,自然要循序漸進。
但張定邊這種巔峰武夫,只需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張定邊若願意受戒,便能開悟。
但。
“老子在少林寺待了上百年,各地寺院都跑高了,也沒有受戒,更遑論當那苦行僧,如今要受你龍門律宗的戒,去皈依三寶?”
“狗屁。”
“要對付姬際可,你自己想辦法,老子又不在乎輸贏!”
張定邊拒絕了,不願意做那帶上金箍的孫悟空,只覺得這些牛鼻子道士不靠譜,還是得自己來,於是乎不再顧慮戰場和傷勢,全身心投入到與姬際可的戰鬥當中。
他兩百年沉澱,武藝已經返璞歸真。
可姬際可如今槍法通神,給人技進乎道的感覺,也點燃了他那顆歸隱已久的心,他的確不在乎輸贏,但……很有趣啊,這樣的戰鬥。
在姬際可的攻勢當中,張定邊如同一葉扁舟,彷佛隨時都要傾覆,但他卻沉醉其中,絲毫沒有在意自己的生死安危。
他固然爽快了,卻也讓姬際可牽制了這邊更多的戰力。
趙真嵩無奈,只能拍了拍腰間的養劍葫蘆,一道飛劍直奔姬際可而去,有飛劍干擾,張定邊的壓力驟減。
這次全真道派出的三人都是龍門律宗的。
因為戒律嚴苛,所以律宗屢出高徒,全真道給外界的印象,大概很多都是專心修內丹,不修法術的功力怪,就是那種境界很高,但其實實戰不行。
的確很多道人都是如此,不喜歡打打殺殺。
可律宗不一樣。
戒律也好,法律也罷,本來就是需要強權才能維護的,他們律宗嚴苛要求自己,對自己設下條條戒律,不光是為了修行,更是為了讓自己更有底氣來教化世人。
你自己都不善良,憑什麼勸人善良?
你自己都不守戒律,憑什麼讓人守戒?
道理如此,倘若有人殘暴不良,連公序良俗都不願意守,那便需要手上的劍來說話了,全真道可不光只有內丹,呂祖號稱劍仙之祖,全真乃呂祖法脈,豈能不會飛劍?
趙真嵩六通俱全,感知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