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即同安……”

鉅子呢喃著,神情卻無比動容,他忽然明白了墨子當年無法回答的問題,該是一個什麼答桉。

墨子做了那麼多善事,鬼神卻賜予他疾病和死亡,這與明鬼的善惡有報相違背,墨子當年回答不出來,是因為墨子“燈下黑”了。

俯仰之間,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吾心安寧。

這,便是天鬼給與的善報。

疾病和死亡,是自然之理!

自墨家出現以來,墨家便既不贊成物質享受,也不贊成精神享受,墨家弟子不內求,不去修煉自己的精神境界,杜絕“高人一等”。

但,何須高人一等?

心安便好。

原來,他們一直尋求的答桉,其實早就已經擁有,他們不曾發現而已……

“沒有想到,困擾了墨家近兩千年的明鬼之說,卻是被你解答了。”鉅子感慨不已,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滿足感。

但張執象卻說:“墨家的明鬼之說,只能解決你們那部分的‘上也能安’,並非所有的經營和天才都不在意物質的。”

“即便是在秦朝功爵制裡,爵位高的人待遇也要好些。”

“在未來,我們首先考驗才能,其次才核定功績,對於做出更多貢獻的人,給他更加優握的待遇,這是必須的。”

“天之道是損有餘,而非剝奪有餘。”

“倘若一個制度不能讓‘上安’,那麼它是得不到精英和天才們的支援的,他們會焦慮,等這個焦慮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他們就會求變。”

“我們需要遵循客觀事實。”

“那就是刨除資源影響之外,就是有一部分人,擁有更強的能力,更容易做出成績,更容易獲得更多的資源。”

張執象很認真的說著,鉅子忽然笑了笑,說道:“你這上也安,下也要安,兩邊都要討好,豈不是和稀泥?很有可能,兩邊都討不到好。”

張執象認可的點了點頭。

說道:“所以中庸之道難能可貴,所以要以人為本,更要天下為公。所以要講輪迴,提倡修行,剝奪精英們的物質享受,反饋於他們有助於修行的功德。”

“對於安心於田野的人來說,他們不在意物質的享受,則補給他心靜下修行的順利。”

“這是內算優於外算的,對於制度相輔相成的另一套體系。”

“也是除生死、輪迴之外的第三大公平——長生。”

關於長生這部分,就純粹是內算學那一套了,與墨家的體系完全相反,鉅子下意識抗拒,但隨即想著,內算一直以來都理所當然的駕馭外算,那外算能否駕馭內算?

我既然心安了,又何須在意你內算如何?在意你修不修長生?

你自便即可。

鉅子豁然開朗,此刻才真正解決明鬼之說,解決墨家理論的侷限性,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數書九章》裡說內算外算是“其用相通,不可岐二”。

天地開闊,盡納於胸。

可以看出鉅子那如同春風般的寫意,但他卻說道:“很好的未來,但在那之前,首先要解決貧富的問題,讓一切返本歸源,落入才能的層次當中。”

“生產力也必須要有長足的發展進步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