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時代之變,未來之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吾心安處即吾鄉,瞭解秦制以後,便發現秦制很完美,但完美的東西必然有著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心安。耿橘說的不錯,舉國上下,皆不安寧。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大秦這張弓拉得太滿了,會崩斷的。”
人心,就是弓弦。
張執象比鉅子多看了五百年曆史,看過後世的黃金時代,更加深刻的見識過一次“拉弓如滿月”,這張弓,秦始皇拉斷了,後世也斷過。
想要把弓拉得更滿,想要射出威力更大的箭,那就需要弓弦有更好的韌性。
而這韌性,由人心決定。
你得需要溫養弓弦,讓它不斷變得堅韌,更需要學會控弓,一張一弛方為道,張弛之間,又要確保弓在手中,由自己控制……
鉅子卻還是問:“何為心安?”
張執象答:“時代的變化,想必鉅子已經看到了。秦時一家治田百畝,如今大明人均二三畝,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種田的能力反而變弱了嗎?不是的。”
“是伴隨著農具的提升,伴隨著漚肥等技術的進步,伴隨著水利工程的修建。”
“在精耕細作之下,糧食產量越來越多,可以養育的人口越來越多,而天下的田畝就只有那麼多,不論怎麼開荒,都是有一個極限的,人總不能打破自然的生態平衡。”
“然而,在畜力足夠的情況下,在農具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大明的農夫,只能夠種兩三畝地嗎?”
“並非如此。”
“那些佃戶,哪個操持不了二三十畝地?越是大的地主,佃農之間合作耕種,效率還要更高。”
“實際上,伴隨著土地兼併,這種集約式農耕越來越普遍,大量的勞動力根本就無田可耕,如今還能湧向各行各業,龐大的手工業也足以吸納這麼多勞動力。”
“但。”
“鉅子明白的吧?時代正在飛速變化。蒸汽機的出現,足以改變世界的生產生活,只要有充足的燃料,機器將產生人力無法比擬的力量,讓生產跨入全新的領域。”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力被不斷淘汰之後……”
“勞動力將降低到一個微乎其微的水平。”
“那個時候,秦制該如何改?鉅子考慮過嗎?在物質足夠豐富,勞動力價值低下的年代,鉅子以為人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是私慾。”
“因為有私慾,所以對物質有著渴求,可以主動去購物,需求,才是最大的價值。”
“因為在那麼一個社會當中,一個天才對於生產力的功勞是普通人的千倍、萬倍,在那個普通人只用享受天才對於生產力的促進帶來的成果當中的時候,公平又是什麼?”
“那個時候,普通人能心安嗎?天才又甘心嗎?”
“在那個必然深化學習,要求每一個普通人都擁有更高精尖技術知識的年代,大秦那套對於人性人心壓制的體系,能夠匹配出社會應有的活力嗎?”
“鉅子。”
“時代是發展的,大秦……已經過去了。”
鉅子的眼神變得很認真,他認真的聽了張執象的話,認真的思考著文明的未來,相比於張執象來說,他對未來缺乏“想象力”。
他沒有認識到在生產力得到長足發展以後,人類社會將會是個什麼樣子。
如今張執象點破這個,他便也明白了。
當一個社會,普通人最大的價值是需求的時候,功爵制……的確不合時宜。
反而是科舉,更加有效。
“時代……”鉅子唸叨著這兩個字,他沉默了一會,問道:“可以多描繪一下嗎?你理想當中的那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