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內外之爭,大道至簡(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道是公平的。
只有瞭解天道,才會明白它公平在哪裡,所以孔子會說:“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是說在規則內隨心所欲嗎?並不是,而是說你的心已經沒有了“逾矩”的想法,所以你可以隨心所欲。
顯然,孔子是對道有極高的理解,而且有著極高修為的。
或許有人覺得, 天道這不公平,這是“有感情”的維護公平,是在打壓,我辛辛苦苦修得神通法力,憑什麼不能隨心所欲,憑什麼要顧慮因果。
倒也不憑什麼。
只是懷著這種目的, 為私慾張目的想法,那便不該脩金丹大道, 因為根本就修不好。
你這是“人之道, 損不足而奉有餘”,何必去修天道,去天人合一呢?至於天道不在乎?機械的將萬物視為芻狗?
那更不是了。
天道若不在乎,那便不會有開天闢地,天地若不在乎,便不會生人,不會養育文明。
天是在乎的。
所以先天元靈道解,化生無數生靈,才會有“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世間眾生,才有相同的根底,大家都是秉天地而生。
理解了這些, 才會明白有些俗語並非無的放失。
“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看著像是一種阿Q精神,實際上都是“人在做,天在看”,自以為得了一時之利沾沾自喜, 卻不知道自己正在離大道越來越遠。
張執象曾在南京與陳明說過天地有大公平,一曰生死,二曰輪迴。
實際上,應該有三大,超越了生死、輪迴的……修行。
為什麼修士不願妄造殺孽,怕因果纏身?
因為修士知道自己在修行,是這一世在修行,也是生生世世在修行,是世間眾生都在一個賽道上,奔向終點。
做的善事、功德越多,你的修行就會越順利,做得孽越多,你修行就會越艱難越出岔。
真正懂了這些的,才算得上入道修行。
也正因為如此,每一位能夠成仙得道的仙人,必然是脫離了低趣味的,為文明發展, 為天地有生而努力的人。
如此。
便也符合了我們文明自來的聖王之說。
金丹大道修行出來的仙人不斷反哺文明,個人修行與文明的修行相輔相成, 最終讓宇宙脫離無意義的迴圈, 讓天地“活”過來,才是真正的奧義所在。
“明白了?”老天師問著張執象。
張執象點頭,說道:“明白了,最強的,一定是心術最正的。”
老天師含笑認可,道:“便是如此,所以,在這場玉山之戰當中,你且安心,從容應對,別急切亂了方寸就可。”
然而,張執象卻說:“可是,師兄,墨教的心可能也是正的。”
“哦?”
忽然吹來了一陣山風,老天師的鬚髮飛揚,他知道墨家的核心理論是“兼愛”,是所有人的平等相愛。
墨家一直都是有著崇高理念的,這麼多年,理念沒有改變,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