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想問,師兄跟他誰境界高?”

“探師兄的底?”

兩人離開武當的營地後,在前往全真營地的路上聊著這些,張執象苦笑:“闖這麼大的禍,總要知道師兄能不能擺平嘛。”

“安心,境界上,老夫高些。”

“戰力呢?”

“不與劍修比戰力。”

老天師說張靜虛大概是元嬰境,他還要更高些,那便只有神遊境了……下一步豈不是要羽化登仙的純陽境?

“師兄,結丹之後的路,你還沒有講過呢。”

張執象並非是半點不知,只是江湖上聽來的,自己從書上看來的,都不如親歷者說的更加詳實準確。

老天師也覺得是時候跟張執象講這些了,知曉境界,才好判斷實力。

“仲康(邵元節)已經與我講過,你在京師的時候有了頓悟,已經走在了太乙金丹的路子上,這很好,地基打得好,才能建起萬丈高樓。”

“所以,你別看我們境界躥得快,但離大道更近的人,是你。”

“從金丹到元嬰,其實就是一個孕育的過程,金丹便是道種,絳宮內都是火,火是養育不了種子的,所以要進入氣海,以水來孕育生命。”

“這其實也是一個性命相合的過程。”

“金丹確實存在,但其實並無實體,它是你的道,但他並沒有與你的命相結合,你得把你自己……生出來。”

“十月胎在腹,能動不能言。晝夜母呼吸,往來通我玄。”

“你能體會生命的真諦,能夠知曉生命季動,埋在土裡的種子就能夠萌發出來,長出一朵金蓮,蓮花開放……裡面就能蹦出個嬰兒,那便是真正的你。”

“這就是元嬰。”

“都說一顆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其實到了元嬰境,你才真正的來到這個世上。”

“你自是牙牙學語,但一切都那麼天真自然。”

“魚在水中不知水,人在炁中不知炁。一般人是感應不到炁,所以不知,而元嬰不一樣,他是使用炁如同呼吸一樣的本能,所以不知。”

“因而,對於元嬰境的修士來說,世間萬物皆為炁之所聚,萬法能見其根源,也能破其炁而碎其相。”

“所以說,師兄不願意與劍修比,就是這個道理。”

“有了元嬰境,劍修理論上已經可以無限強了,有沒有神遊境,並沒有階層性的變化。”

張執象若有所悟,接著問道:“那神遊又是怎樣呢?”

“神遊……”

老天師笑道:“神遊,顧名思義,便是旅遊嘛。這元嬰要去旅遊,自然不能跋山涉水,得飛才行,要怎麼飛呢?”

“腳踩一雙風火輪,那便飛起來了。”

“如此,懂了否?”

張執象確實懂了,也忽然明白,為什麼《封神榜》裡面描述哪吒,會是那副形象了,哪吒的蓮花化生便是元嬰的誕生,那雙風火輪,便是神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