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發錢解憂,歌舞再奏(第2/2頁)
章節報錯
“城外面,好歹是因為叛軍的進攻和返鄉團的屠戮造成的。”
“可城內呢,是我們的控制區啊。”
“繼續這麼下去,等你們守城的時候,就會出現城門被開,百姓們喜迎王師的局面了。”
高訓義陡然冒出一身冷汗。
黎維寧則在思考,他有防備城內作亂,倒不如說他手下的民兵團,更多的時候就在做這些事情,但他先前並沒有想到這一層。
而且……
張執象繼續說道:“城內和城外不一樣,在鄉村我們搞了均田,又把糧食分發給了百姓,讓他們擁有了基本口糧。”
“按理說,只要沒有直接受到兵災,其他問題就都不嚴重。”
“他們有糧食吃,就是最大的安定。”
“可城內不同,城內不種糧食,每家每戶也沒有穀倉來儲存糧食,他們的糧食來源於市場,他們依靠工商業分工賺取錢財,然後用錢去買生活必需品。”
“可城內市場如此荒涼,貿易基本停滯。”
“代表什麼?”
“代表居民們已經反應過度了,他們隨時做好了城破的準備,防止亂兵劫掠,都在保護自己,潛意識就是……認為我們會敗得很快。”
“也希望我們趕緊敗。”
“畢竟,三五天不做生意,不上工,日子還能過,要是耽誤三五個月,多少人會餓死?”
“你說,他們想不想開城門,放叛軍進來?”
高訓義和黎維寧都嚥了口口水,明白了這裡面的禍患有多大。
黎維寧鎮定心神,態度很積極,發現問題,就要儘快解決才好,他問道:“我們該如何應對?給城內居民也發糧食?”
張執象問:“城內缺糧嗎?”
黎維寧搖頭,道:“糧倉的存糧不談,那些糧商手上的糧食,至少也能供給兩三個月,而且如今還沒有被叛軍圍困,城門還是開放的,他們隨時可以補貨。”
張執象又問:“既然物資充足,市場為何荒涼?除了備戰備荒以外,還反應了百姓手中沒錢啊……你們應該有平抑糧價吧?”
“糧商不敢反抗,那自然就是關門和限售了。”
“而在你們調控糧價之前,糧價應該已經維持了一段高位,並且早已刮幹了居民手中不多的那點餘錢。”
“現在,他們差不多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啊。”
“給他們發糧食,能讓他們活下去,可是對於升龍城的氛圍有改變嗎?市場會繼續荒涼,工商業運轉不起來,人們還是沒有收入,還是一副低迷絕望,厭戰情緒瀰漫的樣子。”
“你不能給他們發糧食,你得給他們……發錢。”
“特別是大明寶鈔。”
黎維寧不是不清楚大明寶鈔的購買力,只是……
“這戰亂時期,他們還能認紙鈔嗎?”
張執象微微一笑,說道:“安南戰亂,大明又沒亂?而且,金銀帶著,逃跑轉移財富多難啊,城內那些商賈富戶,巴不得把財富儘量折算為寶鈔呢。”
“看在寶鈔的份上,糧商也不會再捂糧食了。”
“他們會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一切財富換成寶鈔,這樣糧價必然就還要降,糧價一降,物價都降了,市場也就繁榮起來了。”
“接著奏樂,接著舞,何嘗不是一種民心所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