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主動出擊,就只能冒險以海路去支援吳王兩家被圍困的地區。

仗打成那個樣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贏了。

湛若水是有這個戰略思維的,看安南的戰局,明白仇鸞作為一代名將,有這個水準,所以南征軍必定不會久久盤桓在安南,他才提出這個問題。

主持會議,重點是討論問題的方向。

而不是做報告會,要讓大家參與進來,他們才會願意出力,這是湛若水的風格,與楊廷和、費宏、夏言都不同。

討論完安南之事,再討論……王家。

“王家海戰若敗,定然元氣大傷,其野心勃勃,又與嘉靖、張執象勾結,不能再容他了,王家敗後,我們如何瓜分王家?”

“王家外有人參貨源,內佔醫藥之利,十年前又得兩綱鹽引,插手鹽業。”

“一年進項,怕是有兩三千萬兩銀子。”

“這還是王家沒有刻意賺錢的緣故,他們干擾我們鹽業營利,又平價售賣藥材,可以說完全是浪費資源。”

“交由我們來做,這些產業的營利至少能翻一番。”

湛若水這話一出,大家又熱鬧了起來,沒錯,話事人可不光是要解決問題,還要開源謀利才行,這樣大家有利可圖,才會信服嘛。

楊廷和懂事,費宏懂事,湛若水也懂事。

就你夏言不懂。

大家都對王家的財富很有興趣,但也不得不顧忌墨教,秦槐說道:“王家有墨教支援,萬一到時候墨教庇護,我們該如何應對?”

這是很麻煩的事情。

以前阿薩辛的刺客很有名,但那也只是在西羅洲和西域而已,在華夏,真正可怕的永遠不是刺客,而是死士。

墨教隱匿以後,墨家在漢朝存留的,就只剩俠客了。

是墨教拋棄了這部分人嗎?

並不是,墨俠依舊儲存了最純粹的墨俠,亦或者說,要比墨子時期更加“純粹”,他們天下行走,為墨教做事,你甚至不知道,江湖上青龍榜上的高手,有幾個其實是墨教的人……

更何況隱身在黑暗中的那些墨俠,前仆後繼不要命的墨俠。

誰也不願意惹墨教,因為這群人真的一言不合,就滅人滿門……

面對墨俠的可怕,湛若水胸有成竹的一笑,說道:“墨教支援王家,可能與他們在沁源做的事情有關,但不管如何,墨教的大理念是不會變的。”

“他們要改造文明,而張執象可不像是外算學那一派的。”

“他修煉的越好,就越是說明他對內算的堅定,嘉靖與張執象的組隊可不會分開,王家又與嘉靖張執象靠攏,墨教是不可能會忍耐這種事情的。”

“放心吧。”

“只要嘉靖再做的過分一些,或者說,當嘉靖正式開始變法,將理論核心公諸於眾的時候,墨教必然捨棄王家!”

“我們要把握住這點,才能先下手為強。”

“不然,五大商幫,可不會看著我們吃肉而不來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