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有意會師,約法三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要變法,均田免賦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坎。”
“這也是一切的基礎。”
“雖然這些年有開辦院校專門整理和學習數學、物理,嘉靖八年的時候新開數理科,至今三屆,已經錄取進士61人,舉人1287人。”
“但目前為止,也只能將數理科擴充套件到鄉試而已。”
“由那些秀才強化數理學習,改換賽道而已。就人才而言,應該是夠了,但這些學子,依舊是士人,讓他們自己去丈量土地,搞均田免賦,註定是搞不好的。”
“我們缺乏大量有能力、有信念、有經驗的人。”
嘉靖說這話的時候沒有什麼困難的意思,反而直勾勾的看著張執象,這讓張執象不由撓頭,十年時間,陛下不應該沒有培養一批嫡系學子才對。
信念、經驗……
“陛下你是說……”
“安平啊,你跟朕回京師之後,就該去沁源看看了。”
的確,這個世上有一批人擁有豐富的經驗,在沁源的青羊山起義軍,他們在沁源已經經營了九年,以一個縣作為實驗區,足以說明很多東西了。
如果沁源願意合作的話。
朝廷就能一下子得到數萬名有經驗、有知識的變法工作者,
而且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能夠跟地方殘餘守舊勢力鬥爭。
只是……
“陛下不擔心麼?”
張執象還是問了句,
因為如此大規模的應用起義軍的人,
幾乎是等於將整個大明北方的農村管理權交由起義軍。
倘若王絳闕,
或者說起義軍的那幾個頭領有想法。
說不定可以直接推翻大明。
“朕雖然是大明的天子,但華夏的未來又不在朕一人的肩上,
他們真要直接推翻了大明,朕也樂得清閒,安平你在龍虎山給朕留個院子就行。”
“反正青羊山起義軍也是你的傑作,
這天下,你自己頭疼去。”
“朕就不操心了。”
“青羊山起義軍這匹馬,你自己拉不住,而他們如果在搞完農村改革之後,
還不會結合實際進行思考,不知道擺在華夏文明面前的到底是什麼問題,那隻能說時運不濟,該耽誤的五百年,
終究還是得出現。”
嘉靖不會對敵人妥協,
但是自家孩子不成器,當家長的也只有無奈。
一代人是做不了所有事情的,
任何事業都需要接班人。
張執象苦笑:“陛下這是在耍賴了。”
嘉靖起身笑道:“想讓朕一天到晚煩這些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