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大明長生,華夏永昌(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的,陛下,我們的革命,當是長生革命。”
……
明確宗旨,搞明白變法之要,是最關鍵的。
如果領袖都不知道未來的路如何走,追隨者只會更加迷茫。那這條路大概也是走不通的,這件事也大概是辦不成的。
張執象很不喜歡“摸著石頭過河”這句話。
我們的文明自己走了數千年,上萬年,一直走在最前列,一直領先所有文明,一直在開拓前行,你不去思考為什麼會如此,我們是憑藉什麼在前行的,一句摸著石頭過河,當個盲人,真的好嗎?
既然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那就好好看看歷史,好好梳理一下脈絡。
事物的發展是需要遵循客觀規律的。
倘若沒有客觀規律可循,那就只能說明……錯了。
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是很重要的,張執象和嘉靖的精神面貌比之前已經大有不同了,那股銳利,南京的官吏都能夠感受得到。
皇帝駕臨,百官自然得列隊歡迎。
但卻有個怪相,南京三品以上的大員都沒有出現,嘉靖也沒有詢問,儀仗只是按照計劃的繼續前行,相比於官吏的態度,南京百姓的態度就要真摯很多。
人們爭相恐後的來看國師。
十年前張執象解決大通錢莊的案子,救了數萬戶百姓,這個恩情,人們是記在心裡的,送登聞鼓北上這事,其他地方可能傳揚的沒那麼多,在南京城內,哪怕十年過去,依舊津津樂道。
於是夾道歡迎,山呼萬歲。
“陛下萬歲!”
“國師萬歲!”
此言一出,鑾駕之上,伺候在嘉靖身邊的黃錦陡然變色,還不等他說這是南京計謀,嘉靖就已經笑開了,說道:“放開簾子,讓百姓好好瞻仰國師的風采。”
“可是,陛下……”
黃錦擔憂會有刺客,嘉靖卻說:“民心在我,誰敢行刺?”
“而且。”
“他們最好祈禱朕活著呢,朕活著,國師還要來保護朕,朕死了,他們拿什麼對付國師?”
“拉開吧。”
“朕也想好好看看,這大明江山啊。”
黃錦不知道該說什麼,他怎麼隱隱聽出,陛下若是不幸,甚至有意傳位給國師的意思……是錯覺吧?
指揮宮女將車簾全部拉開。
坐在龍椅上的帝王,抱劍站立似乎在出神想事的國師,終於出現在人們眼前。
嘉靖一手高舉,全場瞬息安靜。
他扶著把手起身,環視了一圈,說道:“國師已得長生,你們說萬歲,這不是在限制國師的未來嗎?來,朕教你們怎麼喊,都跟著啊。”
“大明!”
百姓跟著喊道:“大明!”
“長生!”
百姓繼續喊道:“長生!!!”
“大明長生,華夏永昌!”
“大明長生!!華夏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