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投石問路,神霄絳闕(第2/2頁)
章節報錯
“四字便講了全文。”
張永煥撫須品鑑,點評道:“《太乙金華宗旨》直指根源,如同大海航行裡有了座標,自是上乘道法,《炁體源流》看似只有摘選,可世間最難的功夫卻是返璞歸真,由深入淺,敦敦教誨,省卻了旁人數十年摸索之功,功德非凡啊。”
“此二書在道法成就上可能不如《性命圭旨》,但於金丹大道的重要性,卻是不差的。”
“大寒之前有大暑。”
“小師叔果然是仙人降世,為補全大道而來。”
張執象有些羞愧,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能言道:“這兩本書不是我寫的,我只是看到了。”
“但它們卻是因你而出世的。”
張永煥卻不管這些,是誰寫的重要嗎?《性命圭旨》這麼重要的道經,不也是佚名?他們修行之人,不在意這些。
此番小師叔袒露心跡,有這兩本書打底,這次進京之行,應該是可以滿載而歸了。
……
經過清晨的事情,張執象輕鬆了許多。
他不太適合藏匿心事和說謊,更重要的是,不論是那些道經,還是一些知識,其實是很有用的,他因為擔憂而藏著不說,一直有著愧疚。
明清小冰河會發生什麼,哪怕他只看到數字,依舊會感到毛骨悚然。
遠的不說。
他如果長壽百歲,是可以看到天下最亂的那一二十年的,哪怕是為了自己,他也得為這世道盡一份力。
《太乙金華宗旨》和《炁體源流》只是投石問路。
他腦袋裡還有更多重要的東西……
不知道是不是心裡輕鬆了,張執象再練武的時候,覺得身體都輕鬆了些,站樁的時候遠沒有昨天那麼費力。
修煉了一上午。
待到午時,王源之派人來請他們一起吃飯,張執象聽說王家是頂富有的商人,但是王家的做派卻不見奢靡。
王源之帶著女兒,身邊也就只有一個婢女服侍。
倒不如說,那個婢女是照應王絳闕的,王源之沒有讓人伺候的習慣。
這次吃飯,王源之正式介紹,張執象才知道了女孩的名字——王絳闕。
絳闕。
清都絳闕、神霄絳闕,這些都是指神仙住的宮殿……
張執象習慣性的搜尋知識,一下子就找到了王絳闕的名字來歷,但王絳闕顯然沒有跟他說話的興致,更別說談論名字來歷了,他想起早上那幕,也是訥訥不言。
王源之與張永煥交談了幾句,輕描淡寫的在藥材供給方面送了天師府一份大禮後。
才與張執象說話。
他問:“聽聞道長是仙人轉世,慕名神往已久,恰逢變革之世,所以特別想聽聽小仙人對於世界的看法,還望小仙人不吝賜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