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六安決戰,電車難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進攻無果,俞大猷率軍西進,趙克戎為了拖住俞大猷,派六百輕騎襲擾,大軍追趕,不料當晚俞大猷殺了個回馬槍,義軍衝營而過,羽林衛死傷兩千餘人,但並未潰敗。”
“俞大猷損失也不小。”
“義軍那邊的訊息傳來,他們只剩一千五百人了。”
“正在全力往六安趕來。”
王源之說著情報,張執象聽聞心情有些沉重,那些人本來是江湖俠客,卻義無反顧的投身在了戰爭當中。
大約2100人,再加上徐家的300家丁,一共2400人。
打到現在,已經有900人戰死了。
經過連翻戰鬥,俞大猷已經獲得了三場大勝,不知道經過戰火的洗禮,義軍現在的戰鬥力如何,與騎兵對陣又會如何?
張執象深吸了一口氣,問道:“六安州衙的庫房裡還有多少銀子?”
崔文朝一旁站立不安的彭進點了點下巴,示意他來說,知道了太多情報的彭進滿頭大汗,一邊拿手帕擦著汗,一邊哆嗦著說道:“今年的夏糧還未收,州府的庫房裡還剩12672兩銀子。”
明朝田賦僅0.03石每畝,而且朝廷只收明初規定的那900萬頃土地的田稅。
其餘田都是不收稅的。
但……地方官府肯定會收,六安的耕地賬面上多少另說,實際上肯定超過十萬頃的,每年光田賦就有三十萬石,按照每石五錢銀子的價格,田賦就有15萬兩銀子。(現代六安的耕地是128萬公頃,約等於明代21萬頃。)
然而,百姓真正的負擔不是田賦,而是徭役。
那是遠超田賦數十倍的重負。
六安的賦役每年至少應該有百萬兩進賬才是,也只有這個量級,地方州府才會有後世滿清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什麼,知府才拿那麼點?
畢竟“七成”是人家的嘛……
百萬兩,是六安就耕地每年產生的“剩餘財富”,刨除要上交給朝廷的,各自分潤完的,六安州衙的庫房裡只剩下一萬多兩銀子,彭進倒是沒撒謊。
不過,見張執象他們都沉著臉不說話。
彭進當即一咬牙,表示道:“大人們若是嫌少,屬下可以與城中富戶協商,大家一起捐輸,五萬兩銀子總該是有的。”
“不用了。”
張執象沒逼他,這些虧空,等他們走了,不還是要從百姓身上找回來?只用府衙的錢,把賬記在彭進身上,以後要有事,就取了他狗頭,諒他也不敢對百姓如何。
“彭知州不要吝嗇銀兩,去招募民壯守城吧,叛軍要攻城了。”
“啊?!”
彭進傻了,汪家軍不幫他們守城不說,還要攻打六安?完了!他們六安成陷阱了,朝廷用來逮張執象這隻狍子,要把坑也燒了!
“彭知州是聰明,應該知道只有我們活著,你才能活。”
“我們要是被解決了,你就是叛軍的一員。”
“是不是這個理?”
張執象平靜的聲音落在彭進的耳朵裡,他連打了好幾個擺子,但還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央求道:“小天師,要不你們趕緊離開?”
“卑職個人生死事小,六安城內十多萬無辜百姓事大啊。”
“那汪家軍有幾百門火炮,六安會被夷為平地的!!”
張執象沉默了許久,眼中泛著哀傷的說道:“可我們若是輸了,全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要受苦受難,百十年後,這片大地不知道要死多少億人,未來幾百年不知道要受多少屈辱。”
“抱歉。”
“我輸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