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一飲一啄,自有定數(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代變了啊……”
汪養浩在跟著工部主事彭原來到火器庫的時候,不由發出了感慨,並不是因為東西多先進而震撼,而是這些火器都太老舊了……
軍器局的工匠在冊人數,最高是永樂年間,有2947人。
可到了嘉靖二年清查的時候,就只剩下191人了,這是北邊京師的資料,如今看來應天府這邊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因為兵杖局是內監二十四司之一,由皇家管控,倒是還好。
聽說兵杖局現在倒還剩下兩千多名工匠,現在朝廷的兵備主要有兵杖局來提供……因此神機營的裝備還能跟上時代。
“東西雖然舊了點,但都還能用。”
“好東西也有,但在另外的庫裡面,你們就別想了。”
“不過,數量是管夠的。”
工部主事彭原滿不在乎的說道。
火器庫當中還有許多大炮和火銃都寫著永樂年間的字樣,這部分佔據了存貨的一半,剩下的才是這些年陸陸續續造的。
最新的一批武器,還是在正德十年入庫。
當然,那一批絕大多數武器都被轉移了,畢竟造那一批武器的目的是控制寧王造反……
“我能帶走多少?”
汪養浩雖然覺得楊廷和不會小氣,可也拿不準會給多少武器。
彭原拿著一本賬冊翻看了好一會,說道:“各類火炮300門,炮彈6000發,各類火銃2000杆,子彈、火藥按需領取。”
“應該沒問題吧?你們自己應該有不少鳥銃才對。”
“另外,火炮用完要歸還的。”
火繩槍雖然永樂年間就有了,但是成熟好用的鳥銃是正德年間才出現,最早是由舟山那邊研發出來的,後來京師兵杖局進行了仿製,如今神機營也有裝備。
但北邊的產能有限,與舟山那邊的產業規模不能比。
汪家也是豪商圈子裡的,這些年在舟山應該買了不少鳥銃,相比之下,雖然鳥銃的技術含量並不是特別高,南京軍器局也能仿製,但庫存有限,就不給了。
汪養浩也沒打算要槍。
火炮落後幾十年還能用,畢竟也就是射程和射速的區別,但這些老舊的火銃就要命了,汪養浩不想要這堆廢鐵。
“不要火銃,能多給些炮彈麼?”
重點是火炮和炮彈,這東西有錢也難以大量購買,如果不是這一次要殺張執象,楊廷和也不會讓他領這麼多東西。
火炮要歸還,可卻會有“戰損”。
借300門炮,還個200就差不多了,炮彈那是再多都不嫌棄,反正都會“打完”。
彭原瞥了汪養浩一眼沒有說話。
汪養浩笑著遞了張銀票給彭原,彭原掃了一眼,一萬兩……
“那好,再加3000發炮彈。”
說完,便收起賬冊離開了,不給汪養浩繼續遞錢的機會,因為再多給,就解釋不清了,9000發炮彈,掉過頭來轟南京城都夠了……
兩邊商議好,就只等汪家安排人來拿貨了。
事情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