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烏木鎮邪,點睛開光(第1/2頁)
章節報錯
依瓊說要去人多的地方給族人留下記號。
張執象也不熟悉應天府,只能問王絳闕了,她的答案是——城隍廟。
城隍廟自古有之,但在明朝發展到鼎盛,朱元璋將城隍廟分為都、府、州、縣四級,與當地官署等同,形成陰陽兩套衙門。
如果說在明朝以前,還會有山野精怪、孤魂野鬼頻繁作案。
那到了大明就徹底不存在了,各地城隍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亦或者是歷史名臣名將。
是真正的“英靈”,由朝廷敕封的正神。
正所謂,神權君授,在華夏,人皇向來是高於神明的。
陰司制度的規範是有利於民間的,城隍廟的避邪鎮煞,且不論到底有沒有效果,至少老百姓看著城隍廟就很安心。
心靈上至少是有個寄託的。
應天府都城隍廟在雞鳴寺旁邊,所以每逢廟會,這一帶都會非常熱鬧,城隍廟廟會在每月十九,而雞鳴寺廟會在每月初五。
應天城水路發達,從桂園乘小舟出,沿河北上,行船大約半個時辰,便到了城隍廟。
恰逢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除了燒香拜佛以外,廟會還有著各種攤點,小吃、飲品、玩具、首飾應有盡有,還有戲班子在戲臺上唱大戲,如《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等等。
哪怕是張執象,見到此番熱鬧,也覺得相當震撼。
人們發自內心的笑容,那種對生活的熱愛,讓他印象十分深刻,這是他前世生活的那個年代,諸多節慶當中都不曾具備的。
哪怕春節,也早就不見這種熱鬧而充滿活力的氛圍了。
“看那邊,看那邊,好威武的關聖爺!!”
雨水興奮無比的拉著張執象指著那邊的人山人海說道,張執象高度不夠,什麼都看不見,那邊銀翹卻相當專業,從背後的箱子裡拿出了一個摺疊的梯子,王絳闕輕巧的踩了上去,完美的看到了熱鬧。
嚯~逛廟會準備這麼充分的嗎?
張執象有點懷念大防風了,他坐在大防風肩膀上,什麼看不到?
“嘿嘿,我來吧。”
聽到依瓊的聲音,張執象就覺得不妙,接著就是一陣失重,他被高高拋起,依瓊反手抓住他的胸口,就將他這麼舉了起來。
這妮子身高一米七幾,舉起手臂來有兩米多高,張執象倒是看清了熱鬧。
可這也太……
“放我下來!”
“嘿嘿,別害羞嘛,怎麼樣,看清楚了嗎?”
“依瓊!!”
“誒,拿你沒辦法,喂,你不是站馬步嗎?考驗功底的時候到了啊,我不介意被你踩著,但你可別摔跤了。”
依瓊將張執象拋起,抓住他的腳踝,將他甩到了自己肩膀上。
張執象一陣手忙腳亂,但好歹依瓊有藉助腳踝幫他調整平衡,他冷靜下來後,也就漸漸站穩了,不由驚歎依瓊的武藝還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