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原來金光咒的金光,竟是應在這裡。”

聽王陽明講過回光後,張永煥忽然明白張執象在鄱陽湖使用的那點金光是什麼情況了,這是金華之光,是先天元炁照映出來的光。

張執象正是在大明滅亡的問題上想通之後,對於天下與自己的關係有了明悟,才會讓先天元炁的金華之光為之所用。

如《太乙金華宗旨》所寫。

金華有三種,金華乍現、金華正放、金華大凝。

此乃回光第一重境界,而第二重境界則是見性了,見性之後應當有所得、有所為才對,第三重境界又是什麼呢?

“見性之後當如何?”

王陽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低頭看著棋盤,又似看著這大明江山,隨手落下一子,喃喃說道:“總要為天下人謀個出路吧。”

“有歷史,時間才有意義。”

“有發展,歷史才有意義。”

“總不能永遠在圈子裡兜兜轉轉,讓天下百姓沒個盼頭……”

王陽明與其說是在回答張永煥他們,倒不如說在回答他自己,他說完後就閉上了眼睛,坐在那裡形容枯槁,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唯有德旻和尚,作為老友清楚一二,悠悠的嘆了口氣。

在其他人感受到那份沉重的時候。

王陽明忽然開口:“就叫光明吧,《易經》有言,見龍在田,天下文明。華夏即文明,文明即光明……文明光明,吾心光明。”

“大明,也應當光明啊!!”

王陽明忽然高昂的喊著,然後肺中舊疾牽動,咳得十分厲害,甚至在他手指之間隱約可見鮮血!先生竟然已經病重至此!

眾人一陣擔憂,王陽明卻表示無礙。

張執象則忽然想起,王陽明逝世於嘉靖七年十一月,現在卻是已經嘉靖六年三月了!離王陽明逝世僅剩二十個月!

“四叔,我記得天師府每年有煉許多丹藥。”

言下之意,是有什麼丹藥可以幫王陽明治病,張永煥倒不是吝嗇,但是……

王陽明笑了笑,說道:“沒用的,我這病最初起於風寒,當年格竹子,道理沒有格出來,反倒大病了一場,神思鬱結,風寒入肺,從此落了病根。”

“病因情起,自會因情而復。”

“前半生困頓,得罪了大太監劉瑾,被貶至龍場驛站,雲貴之地,瘴氣猶存,又窮困潦倒,肺疾也就復發了。”

“若是精心醫治,倒也能治。”

“可當初條件不允許,我便以早年結識一雲遊道人時所聽過的養生術自行修煉。”

“哈哈,修行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要有師承,不能胡亂練,否則就是像我這樣了,自然之病,妙手可醫,修行之病,神仙難救。”

“後來為了治病,又服用了許多外丹。”

“事到如今,已經無力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