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盤古開天,人秉陰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
老天師照例在外廊下練習八段錦,張執象看著老天師練完,問道:“師兄,以前你不讓我練導引術,現在該教我了吧?”
張執象不是不會。
他前世學了《八部金剛功》和《長壽功》,後來也知曉那是紫陽真人張伯端傳下來的,是導引術的一種。
張至順道長不在意門戶之見,所以將功法公開。
可現在是明朝。
門戶之別在那,在天師府沒見人練過,所以他也不敢練,解釋不清來源,而且老天師說他年歲太小,不宜練功。
“呵呵,不急。”
老天師還是那個態度,不過,導引術不教,基礎的六字訣卻是可以教一下了,他拉著張執象到一旁坐下,問道:“道家有六字訣,你可知曉?”
“嗯。”
張執象點頭,他在天師府五年,還是耳濡目染學了很多東西的,便答道:“六字訣是南北朝的陶弘景傳下來的,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為:吹、呼、嘻、呵、噓、呬。”
“藥王孫思邈有配合五行相生,四時氣候,編寫了一首衛生歌。”
“歌曰:”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發宜常梳氣宜斂,齒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崑崙,雙手摩擦常在面。”
張執象兩世記憶極好,不說過目不忘,只要看過兩三遍,肯定能夠記下來,他經常進入敕書閣看書,所以很多時候老天師會先問他,再教他。
老天師微微一笑。
問道:“那你覺得,這六字是擬音,還是擬意?”
張執象想了想,答道:“意吧?十里不同音,古今之音又不同,若是擬音,必然失準,而昔者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乃天地大道所顯化。”
“萬載不改其道。”
老天師撫須頷首,十分滿意,說道:“你既已知關隘,早晚自可吐納,強身健體,自有其效。”
“師兄,子欲不死修崑崙,何解?”
“崑崙啊……最高之處即崑崙,就是……這裡。”
老天師隨意點了點張執象的頭頂,而後問道:“這裡有多高?”
張執象也不清楚自己的身高:“大概……四尺?”
老天師微微一笑,道:“天台四萬八千丈,都不如它高,日月星河,都在它底下,這便是崑崙,是長生之所在,是萬祖之高山。”
“人秉天地而生,你可知天地從何而來?”
張執象:“盤古開天?”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是這個麼?師兄?”
老天師寵溺的揉了揉張執象的腦袋,對於這個小師弟的聰慧再滿意不過了,笑道:“陽清無形,陰濁有實。”
“故,無形為陽,有形為陰。”
“先天之時,宇宙混沌如雞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故,混沌在外,先天元靈在內,待先天轉後天之機,大衍之數五十,遁一而活四十九。”
“何為一?”
“先天元靈的道解便是一,這是由陽之至陽的初始之態開始演化,由唯一的先天元靈道解成無數碎片,變成了陽之至陰,陰陽平衡的運轉從此開始,混沌作為陰之至陰開始向陰之至陽轉化,即,無序的混沌開始變得有序。”
“如此,我們認知的天地便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