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玄衣冕服,即使面容有些年輕,但已頗具威嚴的少年,聽著外界稀稀拉拉的雨聲,語氣有些沉重:

“先生,你認為我做的對麼?,,

這少年正是秦政。

月餘之前,滿城風雲皆因他而動,在那數百上千萬子民的見證下,他登上了最高的王位。

並且將這則震撼人心的訊息,往四方擴散而去。

但,經過了最初的意氣風發後,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卻是擺放在了秦政的面前。

那就是,他究竟該怎樣去做一位真正的王?

秦政與季秋修行時,通讀太平經義,對於先生口中所言的那可謂人人如龍的大世,也曾有過憧憬。

他之所以做這個王,其一是因為心中的野望與心火,結合趙武王雍那不經意的一句話,被徹底點燃,再也不甘平庸。

其二,便是想要在這個時代,做上一番真正的豐功偉績,來洗去前半生的謹小慎微與寂寂無名。

可想與做,往往天差地別。

當秦政真正施以為之,想要將理想化作現實之際,他才發現,事情好像並。(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 讓這天下知曉,我輩已橫空出世!

沒有他想的這麼簡單。

有些事情,並不是能夠依靠絕對的實力,便能徹底解決的。

比如眼下趙國的情況。

在趙氏之土,凡民與神血的界限並沒有那麼清晰。

但相較於這點,更加嚴重的是諸多掌握超凡之力的武勳貴族,已成盤根接錯,尾大不掉之勢。

這雖是每個國家都會存在的情況,可趙國的卻是尤為嚴重。

那就是..趙氏的上卿與士,都有封地!

千百年下來,除卻這座王城之外,放眼各處大城小城,乃至於山野林地,早就是有主之物,也就是說,作為盡享榮光的王,秦政手中之權,卻是出了王城,便是廢紙。

如此情況,和他想象中的口含天憲,言可使風雲改遷,全然不同。

所以他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

裁汰冗臣!

他想要..將那些上卿之眾所掌的東西,重新聚集到自己的手中,然後一步一步實現改政向著他心中的理想國度,慢慢進發。

但在這個過程裡,秦政舉目四顧,卻發現無人可用。

大司馬虞襄,助他登位本就是為了鞏固自身與派系的威望。

上將軍趙五靈...

他雖是承了趙武王雍遺命,助力自己登位。

但實則,他本身的存在,就代表了武勳貴族的地位,甚至他自身都是一方封君,名下有七座大城食邑,幾乎是公卿之最。

哪怕他不在乎這些,但他麾下的部將,也不可能盡如他一般,淡泊名利。

所以秦政自登位以來,一身拳腳,幾乎無處施展。

到頭一看,他依舊只能尋季秋商議。

這位年輕的王,將自己的想法道出,隨即回想這個世道,皺眉不語。

他有些迷惘。

因為秦政不知道,到底季秋給他描繪的那種世道是正確的,還是眼下這個一成不變的時代才是正確的。

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想要改變,也太難了吧.

秦政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