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雷、陰火、贔風?便叫吾來,渡此三劫!(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這道身影之上,他感受到了來自玉京天,紫霄道印的氣息!
「這是…」「師尊?」
雖是身受重創,但隨著許七幽隕落,封閉著李含舟體內與元神的那一扇門戶關閉,天地間源源不斷的氣,便不停的往著這位年輕的元神修者,匯聚而來。
他舉目望天。
。看著那獨自垂手幹輪迴刀前有著小學出口來了書口萬的的紫袍道人,大為震撼。
有些東西,哪怕只是望去一眼,也決然不會認錯。
就在這時,那人握住了那柄黯淡的刀,回首望來,似是聽到了他的失聲言語,於是微微頷首:
「東洲玉京天一脈,本座去過了。」「這一千八百多年裡,你做的不錯,好好休息休息吧。」
聽到熟悉的口吻,用著熟悉的說教語氣,即使聲音不大,也並未傳唱,但在場都是元神巨頭,哪怕相隔千里萬里,只要有心,便都與
耳畔無異。
於是李含舟險些熱淚盈眶,心頭只覺一瞬枷鎖盡去,彷彿有一張重重的擔子,從他的肩頭直接卸下,頓覺輕鬆無比,連帶著說出的言語,都有些澀然:
「果然是你回來了。」
本想著說些久別重逢的話,或是敘述著這近兩千載的風霜,道與這位傳道的師尊聽。
只不過到了頭來,在如此場景下,李含舟先是如釋重負,隨後元神有感,看那穹霄三劫湧動,一時心頭積鬱,難以宣洩,只得愴然又道:
「回來了好啊。」
「也算是…結了弟子這麼多年來,心中的一樁舊事。」
「那東洲基業,如無大能鎮壓,聖地之名怕也名不副實,如今吾師證道元神,又執帝兵,堪比北洲教主,縱使是玉衡道君在世,怕也不及。」
「所以道脈昌隆,應在預料之中,如此,我便放心了。」
「而今三劫驟降,許久不見陛下,竟能代天掌罰,將我元神引出的三道外劫隔絕,如此神通,令人扼腕。」
「但…此乃元神劫數,終歸需得人渡,在旁人眼中,或許瞞天過海實屬不可思議,但我心中,卻是心知肚明。」
「此劫一起…便是避之不得,不過或早或晚而已。」
李含舟調息養氣,勉強恢復了幾分神通,渾濁的眸子漸漸散發神光,殘破的衣袖飄蕩著。
他先是望向了季秋,眼中流露出釋懷之色,隨後向著趙紫瓊,微微低頭作揖。
然後…舉目,昂首。此時。
被人王印代替的天外,有煌煌中正的天雷衍化,每一道都是堪比元神道行的修持,共計九九八十一道。
更有自九幽泉下吹起的滾滾陰風,散發著凜冽寒冷的涼意,被風吹拂,若應於身,縱使是那無上仙軀,純淨元神,都得為之腐朽磨
損,身死魂滅!
修行元神道行的道君,單渡其一,就得小心謹慎,走遍山川大地,尋避劫之寶與脫劫秘術,謹小慎微,才能過之,哪裡又能見識得到,三劫驟將,一齊加身?
古往今來,沒聽說過有誰這般渡過元神關內前三重劫的。
因為這不是想要更進一步,而是赤裸裸的尋死!
李含舟似乎是了卻了心事。於是目光一時之間,無畏無懼。人王印確實強橫,連元神修者自發引起的劫數都能拖延,但卻並不像是百里權所想的那般不可思議。
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地既能夠孕育帝者出世,又怎能等閒視之?
哪怕帝兵之威能堪稱驚天緯地,也無法更替某些‘規矩,。
劫出,則必有人渡!
將許七幽隕落後,所遺留下來的那柄輪迴刀執掌。
季秋還沒來得及追溯探查,就見李含舟抬首,意圖踏上天穹,親渡三劫,不由眉頭微皺,目有憂慮,望向了趙紫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