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感慨,但是表面楊珣並未露出不悅,不僅如此,他的表情還慢慢正色了起來:

“張道主,你我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並不需要講得那麼明白。”

“這天底下哪裡會有什麼永恆不滅的王朝?世間之事,誰也說不清楚。”

“四百年前大炎太祖得山野世家門閥千百,擁護者不計其數,這才有了今日的大炎盛世!”

“以我來看,道主你氣度非凡,又兼得天下百姓民心,未必不能效仿當年太祖皇帝起勢,也博得一個數百上千年江山不衰!”

“我楊珣雖代表不了整個弘農楊氏,但卻可以代表我這一支,只要道主你點頭,我將盡心輔佐於你,共襄大業!”

“且天下弘農楊氏子弟,將不會阻公之大業,關於此點楊珣將以人頭擔保。”

“君看如何?”

一番話語說的是聲情並茂,隨後楊珣話語落下,帶著些試探的意味。

作為冀州刺史,他自然是曉得太平道的起義口號。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而且還旨在斬殺腐朽的官吏!

今日他若不從,想來這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張鉅鹿,怕是未必能放過於他。

之前自己還在詫異,為何這張鉅鹿執意要破山伐廟,把觀海道、長虹道、通幽道等道脈都盡數誅滅。

眼下來看,此子謀劃之深,竟至於此!

這些道脈都是服天地之氣,後又藉助大炎江山龍氣,這才築基有成,如若此子要覆滅大炎,那這些道脈都將是他生死大敵!

但關鍵是,那盛極一時,被大炎朝敕封的有道七宗,卻被其在短短數年間,盡數覆滅殆盡!

一下子山野之中的煉氣傳承,盡絕於這張鉅鹿之手,再聯想到太平道振臂一呼,天下景從的情況...

楊珣覺得,自己應該博上一把。

【冀州刺史:楊珣】

【生於四姓七望之一弘農楊氏,門庭顯赫天下聞名,自幼通讀策論,研修五經,少年之時於太學求學,遊歷天下拜訪名師大儒,後舉為官吏,自七品之位開始任職,沉浮宦海數十載,官至冀州刺史。

於太平起義之中,觀得太平道難成大氣,遂率領麾下將士拼死抵抗,後平息動亂歸隱,著書立傳廣收門生,最終老死於楊氏府邸之間。】

季秋看著眼前陳詞一番,只恨不能從太平大業的楊珣,面色訝然。

歷史的軌跡,與模擬之中產生偏移了。

在逆天改命之前,冀州刺史楊珣雖最終兵敗逃逸,但在抵禦太平道進攻之時,也展露了堅毅果敢的一面,率領大炎將士拼死抵抗。

但眼下...

季秋眸中露出沉吟。

或許是因為一切都有變化的原因,所以此人的態度,也悄然發生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