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擊著臂膀下的椅柄,公孫勝眸光平靜。

果然,隨著他的話語道出,一道頭戴黃巾身披道袍的年輕身影,很快就顯出了蹤跡。

“公孫將軍,久仰了。”

張太平目光有神,被勘破之後也不惱怒,只溫和行了一禮。

看著這神似那張鉅鹿的年輕道人,公孫勝從他的面龐輪廓,依稀可以看出,這小子就是當年隨侍於季秋身畔的弟子。

卻不曉得這麼多年過去後,此子竟能有了此等造化。

難過別人常說名師出高徒,此言果真不差也。

“你老師叫你來的?”

“他叫你帶了什麼話,儘管說吧。”

“看在曾經的交情上,本將今日可以不與汝動刀兵,但爾等太平道既篡權謀逆,那就是大炎之敵。”

“若是日後戰場相見,我公孫勝必不會顧念昔日舊情。”

看著一側的長槍鋒芒,公孫勝收回了目光,語氣斬釘截鐵,涇渭分明。

對此,張太平稱了聲‘謝’,隨後神態認真且從容道:

“公是公,私是私,這點老師早就囑咐過我。”

“因此今日我奉大賢良師之命前來,並不是為了叫將軍為難的。”

說到這裡,張太平微微一笑:

“幽州刺史與將軍不和,這點老師也是知曉。”

“將軍於域外縱馬殺伐,後方糧草輜重都是個問題,長年累月下來,你又豈能心中無恨?”

“我太平道於幽州舉旗起義,為的就是將這些貪腐之官吏盡數掃清,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早年之間,我就聽聞過老師稱讚公孫將軍威名,直言將軍志向廣大,乃是大炎四百年難得一見之將才,若非必要,實在不忍與將軍為敵。”

“不怕告訴將軍,今我太平道二境高手大都坐鎮幽冀二州,足有雙掌之數,有心算無心之下,大勢當在我。”

“區區幽州城,那刺史連二境都未成就,放眼望去不過只有一尊金剛掌兵,這般武力,豈能勝我太平道數十萬雄獅戰將否?!”

“大賢良師特地派遣我來規勸將軍,即使不棄暗投明,也應當暫且先按兵不動才是。”

“不然戰場相逢,恐難善了啊!”

張太平眸光明亮,言辭懇切,看起來句句屬實。

至於其中究竟有幾分真假,那就不知了。

不過目的達到了,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