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季秋話語後,關長生語氣有些沉吟:

“先生此去,可需要關某隨行?”

關長生此時的武道修為,已經可以說是立於先天巔峰了。

只要金剛境不出,那他自忖將不弱於任何人!

對此,季秋卻並沒有應聲下來,而是淡笑搖頭道:

“不必了, 長生雖遠行千里,到了這幽州之地,可追殺於你的那金剛境高手,可未必就已經放棄了。”

“若是往青冀二州而行,保不齊那人覓得訊息,還會繼續來尋你。”

“此行我帶著些弟子前去便可, 先生就暫且留於這范陽地帶,替著我照看一下那些孩子吧。”

季秋此言出,關長生眉頭輕皺, 似是想起了往事,於是語氣變得有些低沉:

“先生說的有理。”

“那就待我再磨練磨練武道,等到成就金剛之時,就去與先生一道行走天下。”

“到了那時,這天下,當再無我不可去之地!”

一年多了,季秋也曉得關長生得罪的仇家究竟是誰。

如今大炎天下,有四姓七脈世家最為尊貴,分別是袁氏、楊氏、王氏、崔氏。

其中楊、王、崔又各有兩地頂尖氏族,因此共稱為四姓七望。

而關長生於司州故鄉所斬的,正是太原王氏的嫡系,其脈出了名揚天下的大儒,又有武道成就金剛的高人坐鎮。

追殺於他的, 就是那王家的金剛宗師。

可那等人物,顯然不會將所有目光都盯在關長生身上, 尤其還是在其已經遠遁千里,早已杳無聲訊的情況下。

但若是關長生再冒頭的話, 那可就說不準了。

所以季秋也是為了他考慮。

以現在太平道的發展狀況, 還有自身的修為來考量,還不宜和這些世家大族正面對上。

時機未到。

因此,在與關長生三人短暫會面後,季秋毫不拖泥帶水的,便離去了。

此時,正值大炎承平七年。

大炎起兵掃平北羌叛亂。

同年,青、冀二州,有旱疫交加頻生。

...

季秋今年不過十九歲。

在模擬之時,他於這個年紀之中,正遍遊天下,看盡世間疾苦而無任何方法,只能孤身一人尋覓濟世良方。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如今太平道門下,有授法弟子一百三十七人,修武門人八百餘名,信徒數以萬計,遍佈整個幽州。

再加上經營至今,素有名望的緣故,太平道的駐地,也已不止只有那范陽縣的可憐院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