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菩提樹下過,踩著滿地落葉,季秋沿著山路往上直行。

他的目的地,正是那棟建立超過百載,為偌大懸空寺重中之重的藏經閣。

一門上乘武學大成,煉體也算刻苦,哪怕只有九歲,懸空寺的住持也沒有理由,拒絕讓如此天才的弟子習練內功。

因此季秋很順利的就獲取到了資格。

此時剛至早秋,天氣泛著涼意,懸空寺的僧人們來來往往,或是交談,或是灑掃,各有忙碌。

但當他們見到那一身白衣的小僧偶然經過時,卻都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手中事務。

“是真如師弟!”

“真如師弟,早。”

“真如師兄,我才剛剛修行武學,你有空能指點一下我的龍爪手嗎?”

“阿彌陀佛,真如師弟,又去藏經閣撰寫武學,以便修行了麼?”

“真是勤奮啊...”

踏於青灰色的石板,季秋緩步而行,一路之上凡有僧人見到,全數都暫住了腳步,對著季秋打著招呼。

五載寒暑,真如之名早已響徹了整個懸空寺,凡弟子僧人,無不曉得這一代有一位武學奇才,足以媲美祖師那曠古爍今的資質。

所有師長都覺得,此子未來不可限量,武道先天,絕不會是他路途的終點。

面對如此殊榮,和年紀輕輕就擁有的二流頂尖實力,又哪裡有人膽敢對其不敬?

縱使是出家人,也不能免俗啊!

於是即使季秋面色稚嫩,看上去人畜無害,卻也沒有僧人仗著年長,便將其忽視。

當然,這其中也有季秋自身待人為善,一視同仁的原因存在。

每至一地,無論是灑掃的灰衣僧人,亦或者身披黃袍的武僧前輩,季秋都沒有任何託大,凡有人與他開口,他都必會淡笑回應。

皎如玉樹,眉如墨畫的面容上,即使尚未長開,但那股與眾不同的氣質,卻也會叫人印象深刻。

人都會喜歡和親近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對方率先表達了善意。

更何況,是被譽為懸空寺二十年後第一人的扛鼎人物?

今日結下善緣,來日若有丁點相助,都將是受益無窮。

這種舉手之勞,沒有任何人會拒絕。

【真覺:懸空寺內一小僧】

【13歲:於懸空寺灑掃石階,習練武學,誦讀禪經。】

【18歲:於懸空寺灑掃石階,習練武學,誦讀禪經。】

【27歲:無望武道有成,被外放至山下佛堂,為一客卿。】

【47歲:突發疾疫,災病纏身,死於臥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