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慪

“有機會要不要,專門出一張感謝粉絲的專輯,名字就叫小果實,這還不把粉絲感動得熱淚盈眶,即便是地球,很多歌手為粉絲寫歌,但有歌手為粉絲出過專輯嗎?有嗎?沒有!”

楚枳虐要虐哭,寵要寵到天上去,這樣才能讓小果實們自豪地說“我的偶像,是天下最好的”。

冷靜點,第二張專輯不行,第二張專輯要坐實新中國風之父,並且必須要很能打,路人和專業樂評人都要沒話說的這種。

“粉絲專暫時靠後,不著急,先選一首。”楚枳挑選的五首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特別是我們的歌,哪怕拋開是送給粉絲這點,也是精品之作。

原來我一直都不孤單,又完美契合心境,好難選。

在楚枳為難時,宣傳最後的大錘子終於落地——

翌日,也是唱作人播出的第三天,南方都市報在副版面的頭條發表文章楚枳已成新領軍人物?

[又是空降新歌榜與熱歌榜第一,楚枳以突然好想你、菊花臺、夜的第七章持續霸榜。傳媒音樂盛典、榜上榜等獎項,宣佈了楚枳從單純的流量明星變成歌手的道路。

早在我真是歌手舞臺孤注一擲挑戰所有選手,節目製片人王科就已經對踢館成功的楚枳提出點評:“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才氣和勇氣,說不一定有朝一日他會走上歌壇最前沿。”昨日,網際網路對九八年出生的楚枳有了個公正的評價,九零後與零零後的代表歌手。

在九零後歌手中只有楚枳獲得過音樂傳媒大獎認可。

華語樂壇沉靜太久,甚至被亞洲邊緣地區小國的音樂侵入,楚枳深感樂壇的死寂,所以經過長時間的研習,創作新中國風,為說唱也鑿開了一條小道。而華語樂壇上次展現出真心的活力,還是二十年前搖滾剛進入華夏,開路者這個角色則是鄭獲在扮演。

“可以認為楚枳現在已經逐漸超越同個年齡的歌手嗎?”這一問題一次又一次在歌迷的口中熱議。

“唯一限制楚枳的是出道時間短,如果再給他四五年,引領樂壇都有可能。另外我好奇一件事,楚枳明明沒有經歷過任何科班學習,為什麼聽歌曲演唱有很熟捻的美聲技巧?”著名音樂期刊總編章仲對楚枳的未來非常期待,同時也留下個疑問。]

標準的南方都市報的標題和格式,南方媒體還是很給面子,邀請了章仲站臺。

音樂類也有核心期刊,共有七個,學音樂的應該都清楚,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央音學院學報、人民音樂、黃鐘、音樂藝術。

核心期刊和週刊不同,前者代表的是某學科最先進的資料以及最前沿的內容研究,章仲是音樂研究期刊的副總編,所代表的不是名氣,是把音樂作為專業學科的領域,對於楚枳的認可。

南方都市報和章仲的聯合,相當於是對此事的蓋棺定論。

為什麼要費這個勁?一定要確定這個看上去沒用的稱號,楚枳可以從明面和暗面兩層來回答。

明面:更掙錢,代言費你每年至少要加一兩百萬。因為找楚枳代言,你就可以用“xxx行業領軍品牌,楚枳熱愛”。

暗面:參加官方活動,更有優勢,說白了如果某某官方機構,比如唱紅歌,想找個年輕名氣高的歌手,那麼第一時間找誰?楚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