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很有想法,但聽音樂時,楚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聽聞旁邊的鄭老哥小聲喃喃。

“想走藝術搖滾,融合古典樂主義,應該選擇更宏大的作品,現場戶外演出,不燥和節奏感不強烈,等於慢性自殺,一午在走歪路。”

在滑雪場這種空曠的地帶,廖一午編曲的巧思被縮小了許多。

更直白的講是沒有動次打次,也沒有讓人想搖頭晃腦或跺腳的衝動。

廖一午的副歌安排也沒洗腦的旋律,沒辦法瞬間給觀眾加深的記憶點。

“就他。”

“合適,圖案十四樂隊實力太強,首場我也希望成功。”

“佛手也要選個短的,他很短。”

“楚枳的唱功實力很強,即便沒那麼搖滾,我們也很難贏。”

泰國種田樂隊內部用自己國家的語言討論,《左手指月》在youtube數千萬的播放量,讓楚枳的兇名在外,是能避免就避免的程度。

“這首歌是我去年寫的,謝謝各位。”廖一午結束,然後大概說了說歌曲由來。

每個舞臺沒有主持人,都是來賓自己解決,幸虧廖不是顧鵬那種社恐,能輕鬆應對。

掌聲響起,然後在掌聲裡有“巨巨巨”的警報聲,沒意外有人攻擂,每組嘉賓都有一個楓葉大小的小令牌,按動表面凸起的地方,代表你要挑戰。

泰國種田樂隊立刻挑戰,隊長舉起同樣閃爍紅燈的小令牌,和另外六名隊友一同登臺。

針尖對麥芒,是觀眾最希望看到的,因此歡呼聲和鼓掌聲一片,比剛才廖一午表演結束的動靜更熱烈。

“慢了幾秒。”七邊形也按了小令牌,但沒亮紅燈,顯然是慢了一步。

“泰國搖滾樂隊的音樂是什麼樣?”七邊形也好奇,他對這樂隊沒印象。

種田樂隊會選擇三號擂臺,因為他們團隊也是藝術搖滾,並且還融合了泰民樂。

為什麼他們樂隊有七人呢?主唱、鼓手、兩名吉他手、貝斯手以及鱷魚琴手和竹管圈笛手。

聽過鱷魚琴的應該清楚,類似古箏在甕裡演奏的聲音,同時包含清澈和悶悶兩種對立的音色,適合喪葬和宗教。

廖一午是融合搖滾融合交響樂,那麼種田樂隊是搖滾融合佛頌,怪洗腦的。

“風格好詭異,這應該屬於佛教搖滾?”楚枳的腦海滿是滿頭包的如來唱搖滾。

雙方演奏結束觀眾的呼宣告顯更偏向於種田樂隊,正如搖滾老炮鄭獲喃喃自語那般,比賽是比賽,戶外場地是戶外場地。

如果在家裡戴上耳機,讓歌迷選擇廖一午和種田樂隊的歌曲誰更好,前者不一定會輸,但此時此刻算是大敗。

“那麼有人要挑戰我們嗎?”種田樂隊的隊長在舞臺上詢問。

敗者廖一午垂頭喪氣的下臺,失落但沒完全失落,如果他想,可以換個擂臺再上。

“挑戰挑戰。”七邊形連忙點選小令牌,巨巨聲響起他的小令牌仍舊沒亮,別人的亮起。

------題外話------

o:慢了點,但寫完了,睡覺!明天努力日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