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帶來的熱度是一時的,歌曲的傳唱度和討論熱度,還需要回歸作品的質量,《楚辭·橘頌》的質量,就讓專輯的熱度足足維繫一週。

有一篇官方報紙光明報釋出在頭版頭條的報道,標題很大:“楚枳探索華夏音樂新創造,為二十一世紀翻開新的篇章。”

[根植傳統卻不囿於傳統,大膽創新又不失中國韻味,在東西方音樂文化碰撞中探索華夏音樂。

一曲《千里之外》傳統小調的大時代,一曲《難唸的經》蘊含佛理,一曲《刀劍如夢》成年人對武俠的浪漫幻想,歌手楚枳今日發行專輯,用《菊花臺》、《夢迴唐朝》、《新貴妃醉酒》三曲打造音樂中的大唐盛世。

曲目流淌出濃郁中國韻味,引發聽眾對古風、中國風、大唐盛況的強烈好奇。

改開以來,新一代華夏作曲家主動將西方現代音樂創作技法和中國傳統音樂相融合,創作出一大批優秀“新潮音樂”作品。

楚枳的音樂探索另闢蹊徑,在他看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風應該具有更加廣泛的時代性和世界性。

“自二十世紀,我們總是強調與國際接軌,這沒有錯。但我認為和國內接軌也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楚枳在闡述新專輯的主旨時這樣說。

樂壇不乏對西方作曲技法駕輕就熟,但對中國傳統音樂素養缺失的作曲家,楚枳的作品以京劇、詩詞、武俠、華夏佛理、古代樂器等古典文化中廣泛取材,為我們展示出一個個精彩的作品,是年輕一代音樂人學習的榜樣。]

要知道光明報這種官媒報紙,你說你專輯釋出,要撈到個副版新聞都不容易,更別提頭版頭條。

沒有上方把楚枳當宣傳典型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微博上熟悉的官方賬號三分之一都轉發光明報的這篇報道。

認真地掰扯,光明報噼裡啪啦誇了一堆沒啥用,畢竟蘇逸物、吳棠哪個沒被官媒誇過?特別是自帶資源的沈雲,被誇是常有的事。

以前被官媒誇一句,算半個免死金牌,現在誇多了翻車也多,就沒什麼效果。

要免死金牌什麼的,大眾日報、參考訊息什麼的都沒用,估計得新聞三十分。

然而,歌手被新聞三十分報道,不說後不見來者吧,那也是前不見古人。

回到光明報的頭版頭條,最核心的“是年輕一代音樂人學習的榜樣”,這代表什麼?

代表官方也很贊同,楚枳是歌壇年輕一輩的領頭羊。

這讚譽很頂,要知道官媒的報道,配圖或許不講究,但用詞很講究。

楚枳是集人氣、口碑、實力和官方站臺四合一的“領頭羊”,和虛假自吹自擂有區別。

經紀團隊火速發聲,大概是用楚枳賬號出來回應[我們一定從古典文化中汲取更好的營養,做出更多的好音樂]之類的話。

不用懷疑,這種話只可能團隊釋出。

飯圈、路人都沒什麼反應,此時沒反應是最好的反應,等於沒人不認同。

“老鄭的眼光真不錯。”許集訂了光明、人民和京城日報三份報紙,所以自然也看到頭版。

“富士搖滾音樂節的名額就該是這樣有朝氣的年輕人。”

許集用著沙啞的嗓子說著,他挺滿意這年輕小夥。

要說唯一不滿意的是:“搖滾歌曲太少,夢迴唐朝是搖滾之夜就出來的搖滾歌曲,新專輯能和搖滾沾邊的也只有刀劍如夢。”

刀劍如夢勉強是流行搖滾。

“人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許集嘆氣。

怎麼說呢,演帝獸每個月還不忘給老前輩聊聊,問問身體狀況是否健康。

在去年的聊天裡,許集問詢有沒有可能出一張搖滾專輯,楚枳回答是會籌備。

許集就想等下楚枳的搖滾首專。

楚枳認識不少大前輩,關係都處得不錯,特別是鄭獲,也一直很喜歡這年輕人,所以當他在網路上瀏覽到光明報的新聞,還特別留意了,萬一有什麼人不服氣出言進攻什麼的,可以聲援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