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活了幾十年,第一次遇到小楚這麼海量的人。」李勇看向奚部長的眼神彷彿在說,你也有這般勇猛。

「四六。」奚部長拿起筷子,往桌面懟了懟,傲然道:「我六,他四。」

「你確定?」李勇難以置信。

「我把小楚喝爬過一次,而我沒輸過。」奚部長眉毛都快揚到天上去了。

原本以為楚枳就已天下無敵,這是何人部將,居然如此勇猛?李勇的目光透露著這個神情。

國慶這種日子都是主流媒體比較活躍,人人日報頭版頭條是國慶相關新聞報道,二版頭條是「文化走出國門,做實最重要」,副標題:華夏文化閃耀國外。

【詩人淮南出版作品德語版、西語版受到追捧,新作《巡迴》大受歡迎,島國各大書店首日缺貨。

歌唱家楚枳新專輯《萬國一》,使用八種語言創作,受到多國喜愛,截至目前累計銷量超過1247萬張。

劇作家王仁蘭代表作《清醒的例外》,在百老匯播出引發轟動。

文化輸出的本質是傳遞、是瞭解、是化解誤會,是讓文化有公平。

......】

一大串,完全摘過來得有好幾千字,所以只擷取重點,報紙舉例的三人,楚枳獨佔兩個名額。

擺事實講道理,淮南是楚枳,國內文化部門高層該有不少人知情,人人日報總編這等級的很大程度知道。

有趣的是以上為前提,報道仍舊同時提及淮南和楚枳,也是另一種程度的官方造勢。

「《巡迴》,三分之二是敘事詩歌是歐美喜歡的風格,不知能否拿到耶路撒冷文學獎。」楚枳遐想。

倒不是寫出詩集非要讓歐美人認可,主要國內詩壇太委靡,更直白的說,想裝個大的都辦不到。

假期是世界上最短的東西,甚至比閱文作者還短,感覺多吃幾頓飯的時間,假期就無了。

不過很多事假期影響不了,好比說75週年的慶典。

「莫斯科的楚枳」從翻紅以後,柳德米拉就一直頭頂此稱號。

經紀公司給他安排這個路線,柳德米拉可以理解,因為華夏歌手確實在毛熊國炙手可熱,這樣定位可以快速積累商業價值。

但為什麼連粉絲,也感覺「莫斯科的楚枳」是很值得驕傲的事?!

柳德米拉今年四十有二,說他翻紅不恰當,因為他一直沒紅過,主要是錄製民族古典專輯,不惑之年在業內有點名氣,但也沒幾個人知道姓名。

幾個月前,柳德米拉把自己翻唱《歌劇2》的影片釋出到網際網路,YouTube點選幾千萬。

柳德米拉也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脈,四個月裡釋出了好幾首飆高音的歌曲,大眾正喜歡啊。

以前代言費0盧布,因為壓根沒品牌找他。

現在代言費飆升到900萬盧,質一般的飛躍。

地點:莫斯科普希金國際機場

人物:毛熊國參加慶典的歌唱家們

事件:候機

「在枳先生面前演唱《歌劇2》,米拉你的勇氣震懾到我了。」尼涅爾看到演出名單,用手指彈了彈喉嚨,因為唐吉可德衝鋒般的勇氣,尼涅爾想邀請柳德米拉喝一杯。

手指彈喉嚨,酒鬼們最喜歡的手勢,代表「我想請你喝酒」,毛熊國想夸人最好別豎起大拇指,這個手勢沒啥特殊含義,但與侮辱性手勢[握緊拳頭把大拇指從食指和

中指伸出]有點沾邊,遇到性格炸裂點的,也會認為是在罵人。

「阿歷克賽先生列出選擇曲目的要求。」柳德米拉說道:「展現俄文化,或與華夏文化有聯絡,《歌劇2》是楚枳先生創作,滿足要求。」

尼涅爾也看破不說破,沒打破砂鍋問到底,真要滿足要求,是喀秋莎不好?還是近來發布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