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蹭(第2/4頁)
章節報錯
想要安靜地一個人待會,雷特昂開啟酒店電視,裡面播放著奈及利亞本土最大的傳媒《今日報》,對音樂節舞臺的拍攝。
攝像機鏡頭下一望無際的荒漠與戈壁,出現很突兀地在一片岩石空地搭建的場地,巨大的戶外音響裝置,圈出了一大片用防護網圍著的空地,屆時需要買票進入場地。
而骨瘦如柴的難民好奇地張望,溫飽都成問題的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些東西。這地方雖然有超過六千萬人生活,但乾旱和沙塵暴造成大量的人成為難民。
雷特昂感覺到莫名煩躁,他啪地關掉電視。
一個人的安靜也沒停留多久,很快經紀人就發來訊息,告知他要接受《滾石雜誌》採訪,由經紀公司IMG(國際管理集團)安排的行程。
即便七個人樂隊是國際一線,擁有極強的自主性,但很多經紀人的安排還是不能拒絕。
《滾石週刊》和《滾石雜誌》兩者截然不同,前者屬於滾石音樂發行的週刊,還曾陰陽怪氣過楚枳的出名八分依靠長相,我們熟知的滾石是後者。
《滾石雜誌》是美利堅舊金山成立的半月刊,誕生於搖滾音樂興起的時代。因為搖滾音樂,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樂隊誕生,歐美迎來搖滾黃金年代,風潮席捲全球,而滾石一同成長,成為全球音樂圈的權威媒體之一。
具體有多權威呢,經常公佈「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手top200」、「五十個改變搖滾樂的時刻」、「一百大吉他手」等排名,就被歌迷奉為成就拿出來反覆吹噓,樋口花人之所以在霓虹地位高,一方面是因為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被滾石評入「一百大吉他手」。
採訪地點是喬治酒店的會議室,採訪者是《滾石雜誌》副主編班恩斯,雜誌社的二把手。哪怕是桀驁的貝斯手馬登,也給了足夠的尊重,很老實地見面打招呼。
「七個人樂隊在去年釋出的[2025年最偉大的搖滾樂隊top50]榜單中位列第39名,請問對於這個排名,你有什麼看法?」班恩斯六十多了,明明沒喝酒,但他的面部面板也好像沁了酒精一樣泛著酡紅,說話速度慢悠悠。
「謝謝樂評人的認可,我們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音樂。」主唱雷特昂回應。
吉他手迪米卓補了一句:「也感謝歌迷們的支援,有他們的支援,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班恩斯的採訪不怎麼常規,問題也有點奇怪和犀利,「七個人樂隊的風格是黑色金屬與死亡金屬,卻突然發行截然不同的英倫搖滾,是為了擴充套件知名度,特意發行沒靈魂的專輯嗎?承認專輯的製作是敷衍嗎?」
「貴樂隊的專輯歌詞中有大量渴望戰爭、吹捧死亡,你們參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想要見證戰爭,還是為了和平。」
等等。
臥槽
,他們風格主體就是黑金和死金,這兩類音樂風格的歌詞可不就是這些?這些問題簡直是可以挑釁,讓人火大。
雷特昂一時不知道如何回應,還好有著迪米卓及時救場,「音樂主題歸於音樂主題,人性追求歸於人性追求。而且我們的音樂主題也並不是渴望戰爭與死亡,我們想要藉助戰爭與死亡的議題驚醒沉睡的眾人,讓歌迷們更加關注現實。」
班恩斯忠實地記錄下來採訪內容,他認為好的專訪,必須要有「冒犯」,對方才會說出乾貨。
七個人樂隊成員分別是主唱雷特昂、吉他手迪米卓、貝斯手馬登、鍵盤手兼副吉他手唐寧,以及鼓手霍普斯基。
公共場合代表團隊說話的是雷特昂和迪米卓,馬登以前也很愛說話,但自從這張嘲諷的嘴為樂隊帶來太多不必要的麻煩之後,就閉口不言了。而唐寧和霍普斯基從頭到尾都是吉祥物,保持沉默安安心心做音樂。
補充一個小夥伴們可能想知道的事,雷特昂因為和好友比丁丁長短輸了剃成了光頭,現在頭髮已經完全長好了。
「非常期待七個人樂隊的表現,也很期待這次全世界最大的音樂盛世,ABC、BBC、CANAL+、CCTV等等全球說得上名字的電視臺都將過來進行直播。」
伴隨著副主編班恩斯的結束語,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採訪結束。「這次音樂節是直播?」雷特昂詫異,他才聽到這訊息。
音樂節還搞直播是非常奇特的事。
「全球有五十多個電視臺將會進行全程實況直播,預計收看人群會超過十億人。」班恩斯語氣中帶著些許肅穆:「無論伍德斯托克演唱會重啟是為了什麼,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人類的盛事。」
南非報業的能力和牲口一樣,能夠談妥這麼多直播,每個電視臺播放權即便只收取小一千萬,57個算下來也是好多個小目標。
財帛動人心,也難怪組委會內部矛盾那麼大。
「班恩斯先生晚上有時間嗎?」雷特昂趁機問。
「晚上?很抱歉,報社給我安排了非常多的工作,我晚上可沒有時間。」班恩斯拒絕了共進晚餐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