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音樂上帝(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位歌者的喉嚨按了火車軌道嗎?假音都到這個位置了還不脫軌!」
不合理,馬德松認為是非常不合理,因為即便是按了火車軌道,可岔道也不能這樣搞啊,會搞壞的。
難怪卡拉會認為約德爾調比他更好,這不是廢話嗎?他聽完自己也這樣認為。
「我太自信了。」馬德松反省自己,最關鍵他很愛這首,也想進行翻唱。
幾分鐘之後馬德松收到了好友卡拉的訊息【誰約德爾調唱得更好些?另外能聽出阿薩勒茲是誰嗎?】
前面的問題馬德松自動忽略,回答後一個【聽不出來,還有其他線索嗎?】
發過去卡拉就沒回復了,顯然是有點失望。「他是誰?」馬德松琢磨這麼強大的嗓音和唱功,怎麼可能籍籍無名。
馬德松腦中搜尋了一個遍,但沒找到任何一位明星能夠與阿薩勒茲對上號。
去留言區檢視有沒有什麼線索—
[哈哈哈哈我太喜歡這首歌了,咦咦咦咦哦]
[他的約德爾是我聽過最好的,阿薩勒茲身為人類太誇張了。]
[誰會討厭這樣的約德爾調呢?]
[阿薩勒茲是我的神,他能發出上帝福音,也能傳遞歡樂,他就是神。]
[如果音樂有上帝那就是阿薩勒茲!]
[太期待阿薩勒茲的第三場歌曲表演,一想到還要等一個星期,就感覺好絕望。]
......
翻了幾頁,馬德松線索沒找到,倒是發現聽眾已經在將阿薩勒茲捧上神壇了,音樂界的上帝?好拉風的名頭。
要知道歐美專注福音型別的歌者有很多,有誰被這樣稱呼?
當然也沒有其他歌者,能讓普通人聽到幸福,能讓教徒恍如見到天使,甭管是信教還是不信教的都激動。
「如果阿薩勒茲是非洲歌手,到時候上帝是黑人那就好玩了。」馬德松充滿惡意地想到。
等等,如果是非洲,真有可能,馬德松想到,非洲可能會湧現出極其優秀的音樂人,但人們對第三世界的國家,也不是特別關注。
「越來越期待阿薩勒茲揭面了。」
想想馬德松還是約德爾調演唱者都如此反應,更何況是普通觀眾。
《Jesu
.Me》大多數外行人都覺得是音色好,而《..To.Yodle》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炫技,兩個舞臺都是注入情緒的天花板。
歐美的網際網路滿篇的討論就不說了,翌日入口網站、自媒體以及報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阿薩勒茲!
芝加哥論壇報:《音樂天使阿薩勒茲再度展現神奇歌喉》
好萊塢報道:《昨晚,他給北美帶來了歡笑》華盛頓金融報:《帶給人歡樂和希望的神秘歌者》
雅虎新聞的標題直接說「我聽著歌,跟著唱了差點窒息」
赫芬頓郵報說「唱功最接近上帝的人出現」
谷歌新聞直接開了一個投票區,任何網友都可以提名歌手,然後進行投票,標題就是「他到底是誰?!!」
不到一天時間,谷歌新聞的討論區提名了二十多個人選,都是各個國家的傳奇歌手。
蒙面歌王跟著熱度起飛,收視率更上一層樓,fox高層開心極了。
如同盧金斯基所想,他沒有勸動楚枳,後者不準備改歌曲,並附上如此一番話「前面我唱了《.Me》,然後現在唱《國際歌》屬於神學和人學的對沖,盧金斯基先生不需要過於擔心」。
神TM對沖,這是哪門子的對沖,盧金斯基很無語,如實把事件向上彙報。
fox臺的股東主要是福克斯、默多克傳媒集團以及IFP(獨立特許經營夥伴公司)三家,這點小事根本上不了董事會,有錢賺的事還用考慮,默多克集團直接同意。
美利堅電視臺有Z審嗎?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漂亮國的審查也很嚴苛,由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管理。可問題在於FOX是有線電
影片道啊,有線電視需要民眾自主的訂閱或點播,也就是民眾自我選擇,相當於私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