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要穩住不能共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越雙方參加慶典的公職人員全部打出來,恐怕都會四零四,越方一把手和三把手(老二在柬埔寨訪問,以及外交、經貿兩個部門的頭頭都在。
中方三把手、駐越大使以及商務部門的頭頭。
還有雙方的挺多專家學者也都盡數到場,是真正意義上的專家。
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共運研究部主任、北師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院院長等等,這些學者在一定程度都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勢。
席間都正襟危坐,交流的話題也沒小事。
「華夏是世界上第一個同越南建交的國家,建交70年來,越中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係的主流。」阮冬發表講話:「在抗擊帝國主義殖民侵略鬥爭中,華夏革命給予越南巨大鼓舞和支援,我們永遠銘記......」
伴隨著越南一把手阮冬對慶典的定性,整體開始。
別看小小的一段話,領導人這種場合的發言都是經過仔細斟酌,首先是越中友好,不是中越友好,自己國家要在前面。
友好關係是關係主流,瞧瞧這些字眼,沒有八百個心眼子是玩不動政治的。
越南的學者們發表了一些關於兩國金融、文化、歷史的研究的報告。
越方領導人也時不時講話促成某些不影響大局的小合作,例如敲定人教出版社聯合國內的越南史學家,翻譯出版越南的古典四大名著。
所以國力強橫鄭有好處,所謂越南四大民族是我國專家陳老將《金雲翹傳》《宮怨吟曲》《徵婦吟》和《花箋傳》並稱為四大名著,而越南知道後欣然接受,自己人也用這個稱呼嘚瑟。
別奇怪為什麼人教出版的負責人恰好出現在慶典,光想想就清楚,會議討論的東西都提前擬定了。
報告途中穿插表演,慶典的表演更傾向傳統,因此是傳統型的藝術展覽。
瞧瞧主辦方準備的表演就知道:傣族群舞、岱依族跳碗舞,還有宙文、口從劇、嘲戲,按照越南一把手阮冬的說法,本來還想展現水上木偶戲,可場地限制施展不開。
「嘲戲感覺有點克蘇魯。」楚枳在走廊轉角處候著,大抵是能看到些表演,其中這個嘲戲讓他印象深刻。
本來是農村題材,可突然「亮眼」舞者手掌畫著一隻眼睛,然後手部的活動,展現千手千眼,反差感太大。
地域性的不同,欣賞起來有差距,楚枳最能get到的是越南唯一一位世界級的鋼琴家鄧泰山,演奏《十面埋伏》鋼琴版。
鋼琴水平比我高很多,演帝獸內心想到。
即便他鋼琴經過三十四次的疊加,距離鋼琴家還是有一定差距。
中場換了一輪新茶,該呂領導發言:「中越要不折不扣落實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牢記共同理想信念和歷史使命……」
為什麼華夏三把手這麼晚才發言?
因為整個活動安排上半場越南,下半場華夏。
若慶典在國內操辦,那麼就會反過來,也算是預設的流程。
待呂領導講話結束,就該楚枳表演了。
楚枳的年齡是慶典表演藝術家的特例,「職業」也是特例;現場別說流行歌手,被邀請的藝術家甚至連美聲歌唱家都沒有,皆是在傳統文化領域很牛的大師。
一出場,自然引發一陣驚訝。
「他就是國內人氣非常高的那位華夏歌手?」阮冬語句是詢問,實則口吻是肯定。
「也是華夏當今名氣最大的明星,前些日子的專輯銷量突破了五百萬。」
手下的秘書有做過功課資料:「數十萬民眾希望他能夠來參加慶典,所以由潘部長進行了邀請。」
「嗯——民眾的聲音永遠不能忽視。」阮冬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