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心態和曹老闆神似,曹老闆說:'天下居然有比呂布還要勇猛的人.'我聽到這首歌的反應是:'居然還有比千里之外\菊花臺更完美的歌?!'"

"美美美,這歌詞,太絕了,'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還有旋律,還是民族五聲調,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替迴圈古典優雅啊,這才是華夏的音樂!"

"的的確確,青花瓷是中國風的巔峰之作了,毫無疑問又會颳起一陣國風,所以我下張專輯是不是也可以加入幾首中國風."

林夏思索著這個想到的可能性,喃喃自語:"如果我蹭了這個熱度,那麼我就可以獲得熱度."

廢廢今年也有三十三了,而周藝羽才二十多歲,所以他最愛的歌曲是赤伶,他感覺歌詞是沒《煙花易冷》等歌曲寫得好,可他就喜歡這調調啊.

特別是進入戲腔一出來,"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周藝羽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nv,短短四分半鐘講述了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民國日軍侵華,佔領了一個縣城,正巧縣裡有一位名伶給他們唱一出《桃花扇》否則就大開殺戒,名伶演唱當天,所有日軍高層都在.

名伶一把火把劇院\日軍和他自己都點燃了……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在看完mv之後,周藝羽聽到這句歌詞,感覺催淚.

&nv吧,不看會後悔.]周藝羽發了訊息.

諸多明星關注楚枳,而樂評人更加關注,谷多賦\張銘一\左氧飛星\糊毒是四個最有名氣的樂評人.

樂評人第一時間在自己的賬號上給出了評論——

左氧飛星:"……此專輯一出,世界再無新中國風."

糊毒:"《楚辭·橘頌》開啟了新中國風,《楚辭·九歌》給新中國風建了一片天花板."

張銘一:"好浪費啊,聽完只感覺好浪費,這麼多好歌,出精選集都有富餘的啊."

谷多賦:"華夏音樂不能沒有楚枳,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先粗略的發個聽後感,強佔人氣,具體的賞析好要等兩天.畢竟音樂賞析和電影賞析一樣,真不是輕鬆的活兒,你必須比原作者更懂作品.

其實神曲遍佈,以及短影片可以捧紅任何歌曲的時代,已經很少出現全民一起討論同一張專輯了.

《楚辭·九歌》的釋出,不但引發全民討論,還引發大面積的爭議,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總喜歡拉踩,和讓別人承認自己的觀點.

"我說《青花瓷》中國風第一沒什麼意見吧?"毫無疑問會引發爭執.

優秀的歌曲,不止是飯圈的狂歡,路人也開心,因為突然有那麼多歌曲.

冬至釋出.

而冬至第二天,隨著熱度醱酵,更加大的熱度,而不同的聽眾需求不同.

例如蕭閱帶著歌曲找到老友.

蕭閱和章逢冶兩人聊著天,前者不用多介紹,首個研究楚枳的學者,女兒蕭晴是死忠小果實.

順便說一句,當前女兒心境是粉絲節沒中,音樂節沒搶到票,西塘放出來的實體專也沒搶到,正處於極度鬱悶的狀態.

蕭閱不鬱悶,因為他拿到一張實體專,嘿但他不說.

對坐的是章逢冶,央音漢語言民樂系教授,人的交際圈是分層的,教授的朋友也是教授.

"楚枳真是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特意過來推薦楚枳的歌曲."章逢冶笑著說.

"想讓你聽聽這首歌,詞寫得如何."蕭閱說著遞過去一個藍芽耳機.

章逢冶聽著前面的古箏\古琴,並不意外,楚枳的新中國風,他也是知道,把傳統樂器玩出花來,在課堂上他也多次引用.

"歌名叫什麼?"章逢冶問.蕭閱回答:"昨夜書."

耳機中傳來歌聲"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

嗯?章逢冶感覺這詞兒熟悉,仔細思索,不是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