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水滴”將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嶽斯冬眠的這一百多年來,人類與三體文明之間的“溝通橋樑”智子,它一直沒有了動靜,無論粒子加速器還是eto,都失去了能夠指向智子還存在地球上這一事實的證據,只能認為智子真的離開了地球,去追逐獨眼巨人系統發射的飛行器,為三體艦隊進行定位導航,避免人類的飛行器對三體母星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這直接導致一批eto成員的崩潰,認為他們的“主”,三體人拋棄了他們,信念崩塌的結果是很慘烈的,也是在那個時候,有一批隱藏得很好的eto成員暴露。
再接下來的一百八十年,雙方就處於斷線的狀態,地球這邊就不說了,根本對三體人一無所知,除了能夠達到光速百分之十的反物質引擎飛船,還有智子之外,對三體人的科技程度是兩眼一抹黑。
原本三體人能夠監視著地球上的一切,但是失去了智子這個間諜之後,與地球處於雙盲狀態,都知道對方的存在,卻並不知道對方發展到哪一步了,實力如何。
但是,假設智子並沒有離開地球,而是從人類身上學會了某些東西,選擇隱藏自己,不與外界進行交流,一直在暗地裡監視著人類的活動,監視著人類的一切。
不同文明之間是存在著科技壁壘的,就算明白智子的製作原理,但是人類根本無法下手還原製造出一個屬於人類的智子,低維展開的技術連入門都未曾做到,因此對於智子的存在,人類還是保持著警惕的。
人類在科技上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人類如今所取得的成就,現在人類回顧過去的歷史的時候,也是會由衷地發出驚歎這短短時間以來人類所取得的成就。
即便如此,三體人依然選擇派遣探測器進入太陽系的範圍,說明它們對自己戰艦的實力是非常自信的,人類的戰艦、軌道防禦系統,空間戰鬥堡壘等等所構成的太陽系內防禦平臺,被人類經營得猶如銅牆鐵壁一般的太陽系,對它們來說是不值得一提的。
人類並不認為三體人派出的探測器是來進行友好外交,甚至是投降的,人類雖然充滿著自信,但是卻絕不驕傲自大——偉人說過的,從戰略上藐視敵人,從戰術上重視敵人,這一點依然寫入瞭如今人類的思維當中。
即便是探測器,人類也是嚴陣以待,所有的戰艦全部調動了起來,分散到整個星系當中,配合著軌道防禦系統,形成了立體的防禦網路——再不濟,如果三體人在過去的兩百年時間裡,科技也快速發展,擁有了對於人類的絕對優勢,人類也不至於一敗塗地,毫無還手之力。
對於人類的謹慎,嶽斯是表示贊同的,在面對一個真實存在的文明的時候,誰都無法把握到它的發展脈絡,因為有著太多的可能性存在,靠著書裡對三體人的描述代入現在的它,那是非常危險的。
說不定對方已經出現了技術大爆炸,已經出現了對地球的絕對碾壓——人類在進步,三體人也不會一直在停滯不前,永遠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不向前邁進。
“三體人的探測器?”嶽斯問道:“它已經來了嗎?”
陳昏說到:“並沒有,根據它的飛行速度,靠近太陽系,與人類活動範圍的最外邊界接觸,還需要一個半標準地球月——也就是四十五個標準的地球天的時間。”
“您想要到太陽系內四處看看的話,我需要現在進行申請,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到了戰時狀態,除了幾條固定的航線運輸著物資之外,其餘的航路全部禁止私人飛船的透過。”
一份影像檔案傳輸到了嶽斯的動力裝甲上,陳昏說到:“這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三體人探測器的影像,根據外形,我們將其命名為,水滴。”
水滴的外形和嶽斯想象中的差不多,猶如一滴水在行星表面引力及大氣環境下自然滴落時形成的狀態,整體呈現流線型,頭部渾圓,尾部尖銳,表面光滑,反射著來自恆星的光——這也是它被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原因。
“我記得,當初面壁者曼努爾·雷迪亞茲透過空間望遠鏡捕捉到三體艦隊跡象的時候,它們發射了十枚探測器,現在靠近地球的只有一枚,其餘的九枚探測器呢?”嶽斯問道。
陳昏說到:“在過去的時間裡,人類一共向著三體星系的方向發射了十三架無人飛行器,後來因為戰略成本,以及戰爭的影響,您的獨眼巨人計劃被迫終止了,這十三架無人飛行器除了因為太空環境惡劣而自然損壞的兩架之外,全部被三體艦隊發射的探測器水滴所攔截破壞,這導致其中的九個探測器偏離了航線,除了目前我們即將接觸的這一枚之外,其餘最近的一枚到達地球的時間預計在半個世紀之後。”
“三體艦隊呢?”嶽斯又問道。
“三體艦隊還在太空當中,但是根據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資訊,它們停止了向著太陽系靠近的,而是停留在太空當中,不知道準備做什麼。”陳昏說到,順便將一些資料資料傳送給了嶽斯。
那是空間望遠鏡對三體艦隊的持續性觀測,太空環境的複雜及惡劣程度是難以現象的,三體艦隊在太空塵埃中舉步維艱,一千艘戰艦組建的艦隊所留下的尾跡逐漸變得稀疏,有部分戰艦停止了加速,再也沒有出現關於它們的痕跡,有部分的速度也變慢了,正在緩慢地提速。
在兩百年前,人們對於三體艦隊需要四百多年的時間便能夠到達地球的估算是錯誤的,就像初中物理題中的“絕對光滑”“不考慮空氣阻力”一樣,屬於一種理想的狀態。
諸天反派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