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艦隊,拉響警報,進入戰鬥狀態!”克里帝國指揮官立即下達了命令:“命令所有戰艦優先升起護盾。”

一條又一條的命令被指揮官下達,各個艦船有條不紊地執行落實他的判斷,如果發動了的機器,原本近乎休眠狀態的艦隊很快運轉了起來。

這個決定拯救了這個艦隊,帝國艦隊上搭載著各種遮蔽裝置完全可以攔截那支飛行巡邏小隊發出的訊號,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做,為的就是追蹤訊號的去向,找到對方艦隊的位置,尤其是釋出命令的主艦。

機械教的神甫追蹤著對方的訊號的去向,找到了對方母艦的下落,然後將方位座標交給了艦隊的指揮官。

然後便是一波宏炮打擊,爭取先發制人,以火力壓制對方的艦隊,最好是把對方的主艦與指揮官解決掉,失去了最高指揮官,敵對方的艦隊將群龍無首,無法統一調控,只能各自為戰,然後被分割消滅。

宏炮是對應艦船時代的一種大口徑火炮,體積龐大,猶如一座巨大的建築物,進行裝填的船員與機械奴工至少有上百名,還需要龍門架、起重機等大型裝置的輔助。

開啟宏炮後閘之後,機械神甫與資深船員分別迅速檢查了一遍宏炮內部的情況,雙方對照了一下檢查結果之後同意了發射。

宏炮也會發射失敗,如果粗心大意沒有仔細檢查的話,以那巨大的口徑,他們這些位於發射甲板上的人將會首先迎接衝擊。

數百名船員與機械奴工推動著裝卸平臺運輸著炮彈,將炮彈穩穩地推進了宏炮當中,然後遠遠地躲開,躲到由精金裝甲保護著的安全區域內。

然後數枚宏炮在猶如天崩地解的巨大轟鳴中開火,巨大的炮彈向著敵方的母艦以亞光速飛去,一頭撞在克里帝國戰艦剛剛升起的能量護盾之上。

因為是覆蓋式射擊,只有一枚宏炮命中了母艦,但即便有能量護盾擋住了帝國的宏炮,但是千噸級別的劇烈衝擊讓能量護盾產生了不正常的閃動,彷彿海浪中的船隻一樣,原本穩穩停靠在宇宙中的戰艦出現了震顫晃動,船員們都感到了明顯的顫動,耳邊彷彿聽到了裝甲的哀鳴,同時戰艦能量迅速下降,恢復到之前的程度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這還是克里帝國母艦級別的艦船,其餘小一號的飛船的能量護盾紛紛過載,即便有工程師緊急維修,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至於更小一號的飛船,能量護盾瞬間崩潰,戰艦在猛烈的轟擊中解體,船員與裝甲殘骸漂浮在宇宙空間當中——那些能夠留下屍骸的船員還算是幸運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克里人的身體被宏炮炮彈的爆炸直接蒸發了。

對於絕大多數船員來說,他們無法知道戰艦之外發生了什麼,不知道自己的攻擊是否起到了效果,只是按照指揮官釋出的命令,進行彈藥的裝填,器械的維護,而戰艦的指揮官則需要考慮全域性,在極大的空間尺度上進行超視距的打擊。

克里帝國的指揮官知道一味的防守是不可取的,命令所有戰艦在修復能量護盾的同時向著帝國戰艦的方向開拔,並放出了大量死靈戰機,對戰艦進行拱衛。

光矛齊射、宏炮開火,一枚枚的魚雷在關鍵時候發射而出,近防炮不斷地射出密集的光束,提前引爆對方的魚雷,或者掃落對方的戰鬥飛船或者死靈戰機。

帝國海軍優秀的駕駛員駕駛著霹靂戰鬥機與雷霆戰鬥機,靈敏在光矛、魚雷、光彈炮之間穿行,與克里帝國的戰機進行空中纏鬥,獵殺著地方的戰機。

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兩支艦隊消耗、宣洩到對方頭頂上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一年的全部消耗,而因為先發制人所取得的優勢,還有在武器上的戰爭的天平向著帝國艦隊這一邊傾斜。

別的不說,靠著靈能者那溝通異維度的能力改裝的虛空盾將克里帝國的攻擊轉移到異空間,帝國戰艦的攻擊克里帝國的戰艦飛船卻需要消耗自身的能源,此消彼長之下,局勢漸漸明朗。

而戰錘40K世界,太空戰艦之間的戰鬥最大的特點,就是帆船時代的接舷戰與跳幫戰,以及明明有重火力,總會演變成近身戰鬥的場景。

有人說這是戰術方面的復古,明明是星際時代了,還在使用一戰、二戰的戰術——如果GW能夠自行編造一套切實可行的、對於未來戰爭的戰術,那麼他們就不是賣棋子的了。

並且在這個時候,機械教的賢者們對艦隊指揮官提出了要求,他們需要對方的那艘母艦,需要把它留下來進行研究。

因為機械教負責了帝國所有裝備的產出,他們的意見非常重要,所以指揮官下令,派出一隊人,對對方的母艦進行跳幫戰,俘虜對方的戰艦。

“為了帝皇!”

一支阿斯塔特小隊還有星界軍士兵分別乘上了兩艘登艦艇,在戰鬥機以及由機械奴工駕駛的誘餌飛行器的掩護下向著對方的母艦靠近,同時,帝國戰艦也進行了火力方面的掩護。

光矛集束為一束聚焦光束,提高了殺傷力,向著對方的母艦發射,同時還有宏炮射擊,一輪之後,對方的能量護盾閃爍幾下,然後暫時熄滅了,帝國戰艦的打擊讓護盾系統暫時過載,失去了屏障。

趁此機會,登艦艇開始了跳幫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