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寺廟就是寺廟,是宗教場所。但是跟著他,會發現這些原本以為脫離世俗的所在,是深深紮根在世俗中的。它們身上展現著歷史和當前的文化。

它們一動不動,但已重疊了五光十色的足跡。

龍騰把手塞進他手裡。總是忍不住牽他的手,他雖然不會步步生蓮,但是跟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五光十色的。十四年了,她眼前的世界在遇到他以後才重新有了顏色。

女保鏢站在人群后面,都是龍小姐主動的,她一定是動心了吧?完蛋!這要怎麼辦?

眼睜睜看著兩人牽手踏進山門。

一進去就是金碧輝煌的金殿。

金殿是求籤的地方,也是金頂人氣最旺的一個地方,很多人在這裡排隊求籤,兩人也排隊。龍騰站在他身後。

求籤的大多都是遊客。一見小白龍,十分興奮。

還沒來得及打招呼,何歡開始了講解:“金頂,就是來源於這座金殿。

關於天柱峰頂最早的記載是明朝弘治年間,有僧人在這裡建庵。嘉靖年,大理文人在這裡建殿。萬曆年,御史建塔。後來很多官員都在這裡動過手腳。

因為這裡懸崖絕頂,很多人到此捨身跳崖。為了不讓他們捨身,崇禎七年,張巡撫築城,把這圍起來,在城上建四觀樓。

這下,你要捨身,只能上樓,你要上樓,鑰匙沒有。”

隊伍裡揚起一陣笑聲,果然不愧是小白龍啊!

“所以呢,張巡撫還是一個愛民心切的父母官。隨著城牆和四觀樓建立,張巡撫將山腰的迦葉殿遷到絕頂,讓西來寺主持明空,主持絕頂迦葉殿。

崇禎九年,沐天波讓張巡撫把金殿從跑馬山搬來天柱峰。不過,沐天波不是為了送給明空法師,而是認為家道中落,是由於金克木,才搬過來的。

現在跑馬山那座是吳三桂鑄造的。原來我們在跑馬山的時候講過,金殿是萬曆年一個熱愛修仙的青年,尋呂祖不遇,遇到不識,沒有仙緣,只好考個狀元當個巡撫,為呂洞賓建的。

也就是說,這座道教的金殿後來成了佛教的金殿。哪裡需要哪裡搬,也是很靈活了。”

前面一個遊客說:“你在跑馬山沒跟我們講過!”

“對!我連跑馬山都沒去過!你什麼時候講了?”

“現在講!”

何歡無語,回頭看著龍姑娘,“我在跟她講!”

仙女從他羽絨服衣領裡鑽出來。

“噢。”大家才發現,原來小白龍不是來給大家當義務導遊的,是本來就在給人當導遊!

不過遊客們也很興奮,運氣多好呀!居然蹭到小白龍!

又好奇地看著他身後絕頂漂亮的姑娘,還有他衣服裡絕頂漂亮的貓!眼睛也忙,耳朵也忙,心也忙!

一時不知該羨慕她還是小白龍還是貓。

何歡已經接著講了,“崇禎十一年底,徐霞客到雞足山,住了一個月,過了年,被木土司接去勘察遊覽滇西半年。

十二年八月,徐霞客又回雞足山,住了半年,著《雞足山志》、《滇遊日記》、激情為絕頂四觀賦詩五首,稱之為國內第一勝景。

從此,雞足山絕頂四觀名揚天下。”

門口排到的都不想進去了。

“崇禎十三年,徐霞客病重,木土司派人送回老家江蘇江陰。十四年,病逝家中。雞足山也就成為了徐霞客一生足跡的終點,雞足山遊記也就成為了他的終篇絕筆。”

門口排到的兄弟被推了一下,連忙讓開,“你先進。”

“天柱峰絕頂有了這座金殿,從此叫金頂。這裡的寺廟也就得名金頂寺。有了金殿,金頂寺香火也更加旺盛。

但是也未能扭轉沐家的運勢以及國運,三年後,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桂王在廣東稱帝,立南明,史稱永曆帝。

隨著清軍一路攻陷南方,永曆帝逃往雲州,吳三桂追擊,沐天波等人護送永曆帝逃亡緬甸,在緬甸咒水之難中以身殉國。

從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章到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從沐英到沐天波,沐家為明朝開拓西南,鎮守雲州兩百八十年,也算從一而終,代代忠臣。”

大家仰望著這座最後一代黔國公搬過來的金殿,萬萬沒想到這麼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