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小白龍故事真多(第1/4頁)
章節報錯
“啟沙和小龍女結為夫妻,天神也預設了,龍王也預設了。不然還能咋辦?他們的心意都大過天意了嘛!
兩人相親相愛,繁衍生息,成為傈僳族的祖先。石月亮,也就被視為傈僳族發源地。
在石月亮的西南面,亞坪原始森林中,還有一個石太陽,一柱聳立,直插藍天,據說是啟沙第三箭射出去,落在那裡變成的。傈僳語叫亞門昌。
石太陽和石月亮就被傈僳族視為遠古的父親、母親。這來自於傈僳族原始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
大家點點頭。
“當然,這只是個神話故事。這裡的原始民族不是傈僳族,而是怒族。碧江、瀘水一帶的怒蘇人是一千多年前遷徙來的。
而福貢北面這一片怒族自稱阿怒,是最早居住在怒江的古老民族。現在石月亮下面也是一個怒族小村寨。
但是文化有少數服從多數性。傈僳人來了,他們人多,他們說這是他們的祖先,好吧,這就是他們的祖先。”
大家忍笑。
“實際上,他們指路經很明確,迴歸祖地是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一帶。他們遷入怒江地區是在元明時期。所以,這就是個根據圖騰崇拜衍生出來的故事。
石月亮鄉也是04年才叫的,以前叫利沙底,是一個怒語和傈僳混合語,利沙是怒語,一個怒族頭人的名字,底是傈僳語,意思是土地。利沙底意思就是怒族頭人利沙居住的地!”
專家們笑盈盈的。
“所以說呢,從古至今這塊兒都是怒族的,連傈僳人都承認的。只不過傈僳族人多,搬到這兒來後,把他們的大洪水神話跟石月亮聯絡到一起,慢慢附會出這個神話故事,就演變成了傈僳之根。
估計一直住在石月亮的怒族人,也很懵逼,不過也無所謂。連上帝都是傈僳族的,上帝都說傈僳話,你們叫它亞哈巴,說它是你們的,那它就是你們的嘛。”
傈僳族的谷局笑道:“我懷疑你在陰陽怪氣!”
一群人大笑。
“其實,怒族也有射月亮射太陽的傳說。”
大家興致盎然地看著他。
“說遠古時候,天上有九個太陽七個月亮,把地上都要烤乾了,一位勇敢的青年射下了八個太陽六個月亮。地上才恢復正常。”
“這不就是后羿射日?”一位攝影師說。
“對,神話總是驚人地相似!全世界都存在乾旱和洪水的神話,說明遠古人類為了與自然作鬥爭經歷了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形成了共同的人類記憶。
我們這個星球,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水球。到處一片汪洋,根本沒有多少陸地。@精華\/書閣*首發更新~~所以很多少數民族的神話中還有說人是魚變成的。
造山運動開始後,星球上出現大片陸地。年輕的星球非常活躍,天氣也很極端,讓星球上的生靈總是陷在洪水或乾旱中。
於是,這方面的神話特別多,而且流行於全世界不同的民族。神話不是憑空捏造的,這應該是我們人類祖先經歷過的切身災難,刻在基因裡,演變成神話流傳下來。”
大家點點頭。
“人類雖然發展得很快,但劃分版圖定居下來才多久?我們像動物一樣一直在遷徙。我們祖先走過的路也許比我們現在還要長。
為了尋找一片宜居的家園,不斷地遷徙、交流、融合、分化,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語言卻相似的神話傳說。這本身就很神奇!
我們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依然模糊。只能從這些神話故事裡觸控祖先的脈絡。童話可能是騙人的,但神話是有根據的。
也不要覺得其他民族的神話與自己無關。誰知道我們的祖先幹了什麼呢?
很多少數民族的神話都說一個祖先繁衍了多個兄弟,到不同的地方生活,變成不同的民族。
而且很多少數民族。(本章未完!
第473章 小白龍故事真多
都有射太陽傳說,跟后羿射日驚人相似,很多兄妹傳人的傳說則跟伏哥羲妹完全一致!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那麼少,如今在華夏大地就有十幾億人,我們有一個共祖,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