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攤攤手,大家笑了。

“所以不受外界文化衝擊,本民族文化保護得比較好。但這個畢家村,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村子。彝族有很多支系,畢家村彝族自稱臘羅巴,也就是蒙舍人……”

何歡講起南詔後裔的來歷。

大家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講完,何歡笑笑,“好了,你們抓緊時間睡覺吧!晚上要跳通宵!”

除了司機和攝影師,一車人都乖乖地閉上眼睛,車上安靜下來。

何歡也坐下來,抓緊時間睡覺。現在他漸漸學會導遊這項本領了,就是抓緊一切空閒睡覺。

到了巍山,進畢家村路邊的加油站,一個姑娘看見白龍旗,立刻站起來,揮舞著手。

車子停下,何歡醒來,往窗外一看,小畢跑到車門口,“小白龍!”

“小畢!”何歡站起來,“快上來!”

小畢上了車,很多人也因為停車醒了過來,何歡讓大家下車上廁所。

等他們回來,何歡介紹:“這是小畢,南詔後裔,老遠跑到巍山來接我們。”

大家都鼓起掌來,新奇地打量她身上華麗的衣服,小畢也大方地給他們展示衣服上的蜘蛛紋路和蜘蛛圖騰。

往前開沒多會兒,水泥公路就沒有了,都是土石路,顛簸得大家也睡不著。

段局有點抱歉,“畢家村的土路剛修通沒幾年,這兩年正準備硬化,到時候就好了,今天辛苦大家了。”

小畢點點頭,“嗯,以前沒修路沒通車的時候,我們一年也不下山幾次,要下山就是人背馬馱。”

一個老專家說:“現在畢竟有了公路有了車嘛,我們以前來雲州收集少數民族音樂,都是走路,翻山越嶺。現在條件好多了。”

專家們都點頭。

“小白龍再講講南詔大理的歷史吧。你帶他們去玩了,我們還沒來,也沒聽到,你再給我們講講。”一位專家說。

其他專家也點頭。

梁安歌笑道:“小白龍講歷史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不介意再聽一遍。”

何歡就又講起來。小畢崇拜地看著他,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導遊!

沉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也就不覺得顛簸了。

只覺得很快,就到了畢家村。

村口牌坊下,一群人站著。看到大巴過來,揚起滿臉笑容。

公路只修到村口,李師傅停下車。

小畢連忙跑下車,拉著前面戴著包頭的中年男人,“這是我們畢家村書記。”

“歡迎各位專家光臨畢家村!”

村民們也羞澀地微笑看著他們,用濃重的普通話說:“歡迎光臨……”

“歡迎專家……”

“歡迎你們……”

可能之前排練過,但一開口,各說各的,一點都不整齊。

專家們笑了。

他們更不好意思了,低下頭。

何歡發現,這些與世隔絕的地方,在當地人的臉上,總是能看到那種害羞的神氣。

不是那種矯揉造作的害羞,也不是風情萬種的害羞,而是像清淺的小溪,一眼望到心裡,泛出來的害羞。

不像外面的江湖,你很難透過一個人的表情得知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