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對歌對到吵起來(第2/4頁)
章節報錯
歌手們也好奇地看著他,「我們的名字有什麼奇怪的?我們都是取的漢名!」
何歡笑笑,也不賣關子了,「傈僳族原本沒有姓氏,只有乳名和婚名,乳名就是剛出生時取的,也叫魂名,只有父母知道。
平時是不告訴人的,因為他們覺得叫魂名會讓鬼怪知道了,把魂魄攝走。只有生病了,叫魂儀式的時候,父母才會把魂名告訴巫師,呼喚他回來。
婚名呢,就是結婚後取的名字,大家就叫他這個名字。因為他們是以家族為單位遷徙、聚居,形成一個部落。
部落裡面,本身人也不多,你有個名字就行了。離開部落範圍,你說你是哪個部落的就行了,不用說名字。
明朝洪武年間,大量移民進入雲州,屯兵屯田,佔其耕地,霸其兒女。漢文化開始影響他們,為了方便呼喚嘛,有一些傈僳族同胞有了姓名,甚或可能民族都改變了。
但更多的傈僳部落繼續往峽谷深處遷移,在這地廣人稀,人跡罕至的地方,繼續過著沒有姓氏的部落生活。
然後到1820年,也就是清朝中後期,咱們傈僳同胞耕種的土地被土司和漢族官僚佔據、轉賣,他們被迫起義。
我們說過了刀耕火種不容易,尤其是在高山峽谷,好不容易開墾點土地出來,居然被佔了被賣了。
起義驚動了朝廷,肯定有領頭人對不對?那麼地方上報朝廷的時候,你這個領頭,你的姓名是什麼?
去問他們,問誰都不清楚。嗯?姓名?姓名是什麼?
地方官就給他們編一個,說唐貴、付添貴他們起義了,起因是啥啥啥。你說這唐貴、付添貴,這名字,太漢族了。」
何歡說的兒化音,唐貴兒,付添貴兒,這不但漢族,還很川渝!大家笑起來。
「這是他們第一次,因為戰爭,大規模面對漢文化。兩邊打仗!來將通名!對方是誰?不知道!這仗打得不跟兒戲一樣嗎?」
一群人大笑。
「起義軍也懵了!來將通名!這是比較起範兒哈!」
「哈哈哈……」一群歌手不唱歌了,圍著小白龍聽講解。總算明白民族園的傈僳兄弟為什麼聽了他解說就要跟他喝同心酒了!
比你還了解你的歷史文化的人,可不得喝同心酒嗎?
「咱們得起個姓名!叫起來讓對面心驚膽寒!什麼臘扒恩扒nia扒!就來了!扒,就是傈僳語,部落的意思。」
傈僳同胞點點頭,「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叫什麼什麼扒的,就老一輩兒的比較多。」
「他們就以部落為姓了。什麼意思呢?漢人也聽不懂啊!找人來翻譯!哦,臘扒……」何歡看看小白龍團,「猜猜。」
「虎部落!」一位語言專家說。
「對!」何歡笑道,「您不愧是研究民族語言的專家!臘扒,這跟畢家村的自稱臘羅巴很像啊!都是虎部落的意思。
傈僳語是彝語分支,有些字音是跟彝語相同或相似的。恩扒,就是熊部落。nia扒,就是鳥部落。
翻譯過後,他們就有了姓,熊部落的就姓熊。虎部落呢,漢人說百家姓裡沒虎啊,就翻譯成胡。鳥合適的同音字都找不到,就姓鳥。這樣就形成了他們以部落為姓氏。」
宣傳部長說:「對!小白龍對咱們少數民族文化真是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
傈僳族同胞們點點頭。
「解放後,生產隊都要名字,傈僳兒女進學校也要名字。很多漢族幹部和老師就給他們取名或者音譯名。
所以你們看到的這些傈僳同胞,感覺很多姓名都很大眾,但透過他們的姓氏,還是可以判斷一下他們的祖先。
什麼熊啊侯啊谷啊麻啊!比如我們的司機,就姓麻。」
司機笑盈盈地看著他,從小白龍嘴裡瞭解自己的身世!
何歡看看歌手們穿的節日盛裝,「傈僳族的服飾,以麻布為主。麻也是他們的崇拜物件,生活中離不開麻,就像咱們離不開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