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說:“沒有主持人,沒有號碼牌,傈僳人不需要點名,誰嗓子亮誰去唱!”

這麼一鼓動,一個怒江歌手抱起起奔站起來。

梁安歌說:“他抱的是什麼樂器?像琵琶,又不太一樣。”

“這就是傈僳琵琶,他們叫作起奔。在傈僳族裡面,起奔是比三絃更重要的樂器,會彈的都是老手,都會很受尊重。無論是製作起奔還是彈奏,都是民間藝人。

我們收集少數民族音樂,還要注意保護他們的樂器。像三絃、起奔,會彈的人不多,會製作的人更少。

它不像大眾的樂器製作的廠家很多,他們這些民族樂器,都是他們自己製作的,而現在這樣的手藝已經瀕臨失傳了。

因為這不是歌舞張口就唱,抬腳就跳,這些是要師傅手把手教的。而這些師傅大多是老師傅,如果沒人去學,也就註定沒落。”

“哦。”梁安歌點點頭,作為音樂人她最知道樂器的重要性!這些少數民族歌曲如果少了他們的樂器,就缺少了那種韻味。

一個穿著麻布衣圍著彩腰抱著起奔的男子站在碧綠的怒江邊,這種景象就已經很美了。

男子撥動起奔,溫柔吟唱:

“尼瑪尼瑪滴滴若

哈巴哈巴朵拉託

阿依得尼瑪尼都都轉轉米米奇納納

阿依米尼瑪滴尼尼納納吱吱刷依若……”

何歡情不自禁跟著輕聲哼唱,看他也會唱,梁安歌轉頭問道:“好好聽!這是什麼歌?”

“傈僳情歌!”

“什麼意思?”

何歡輕聲翻譯:“

月亮悄悄爬上來

掛在你長長髮梢

你說你的思念悠長哥是那月光

你說你的世界灑滿我對你的愛

月亮輕輕落下來

熘進你暖暖懷抱

你說你的愛像星空哥是那月亮

你說你的世界不能沒有我的愛”

“好好聽!”梁安歌靠在秦空肩頭,大家都沉醉在歌聲裡。

唱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兩個麗江歌手已經起了半個身,看他下來,立刻衝上臺。一男一女對唱起來。

“這又是什麼意思?”

“傈僳情歌!”

梁安歌愣了一下,“又是傈僳情歌!快告訴我意思啊!”

“等他們唱完下來,你問他們吧。傈僳情歌,這麼大的名字就說明有很多版本,他們這一版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不知道意思,但不耽誤好聽。

梁安歌託著腮,“這一趟走下來才發現他們的歌並不都是那種高亢的,也有很多悠揚婉轉如傾如訴的。”

“很多人對少數民族歌曲的印象都很狹隘,以為只有那種土土的山歌。也不是土,包括漢族民歌也會覺得很有年代感,上了年紀才聽的。

但實際他們的歌曲型別是多種多樣的,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聽過。彝族、傈僳族、景頗族……

很多少數民族並不是只有廣場舞曲,只不過歡迎賓客和官方表演的時候,這些歌唱得比較多。

跟春晚舞臺選曲是一樣的,以讚歌、頌歌為主嘛。這些情情愛愛的,就很少當著大眾去唱,所以大家也就聽不到。”

梁安歌雙目出神,在無量山打歌一整夜,沒想到在怒江邊,滿山坡就這麼靜靜地坐著聽歌。聽不懂,但無礙於每個人都開始想念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