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只想當大哥(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跟哀牢國一樣,其實是一種帶有偏見的翻譯,故意給他翻譯成這個字。獲得一種正統的精神的滿足嘛。
但這思可法能在中原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中原王朝如此厭惡地給他取了這個名字,這確實是個狠人。
元末,雲州盤踞著三大勢力,大理段氏、春城梁王、瑞麗思可法。思可法建立麓川王國後,就擴大疆域。
不是打西邊就是打東邊,打下騰衝打保山,兵鋒直抵春城。梁王受不了他了,又打回去,他也是能進能退,又退回瑞麗。”
遊客們忍笑,莫名有點可愛,怎麼回事?
“往東打春城被阻止了,緬甸離得近,他又打緬甸。”
大家捂額。
“也是一個開疆拓土閒不下來的。元朝忍無可忍,元朝對雲州管理很鬆散,基本都是土官。
就傣族,就封了六個宣慰司。版納那兒還有個宋元期間建立的景隴金殿國,元朝設立車裡宣慰司,他們家一直世襲土司到建國。
就這處於版納和大理中間的這個思可法,率先脫離元朝設立的金齒宣慰司。他整天打來打去,元朝就調兵去打他。
但滇西哈,這重重大山阻隔,思可法都打到春城去了。元朝卻奈何他不得。麓川軍屢打勝仗,沿途傣族部落紛紛歸順。”
“很強大啊!”
“是啊!但是思可法也不是隻知道打,他也知道元朝很強大,畢竟是我們歷史上最大的疆域嘛。所以打一會兒和一會兒,沒直接反叛,也沒完全臣服。
一邊打一邊還派他兒子去京城給元朝上貢,最後元朝也只好承認他在滇西地區的統治。把金齒宣慰司改成平緬宣慰司,喜歡打,打那邊吧,讓他當了宣慰使。”
遊客們好笑。
“元末明初,中原大地到處起義,元朝自顧不暇,更管不到雲州了。思可法的統治也達到了巔峰,緬甸靠江這面都歸他了。印度一些小國都俯首稱臣了。
他又往東打,一路打到大理,大片傣族部落歸順它。完全是一個傣族大聯盟國,形成了和大理段氏共治雲州的局面。他活了八十五歲,一輩子都在打仗。”
大家都笑了。
“雖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但一般老子過於強大,兒子就會生活在老子的陰影下。畢竟誰才能像老子一樣英勇,獲得大家的尊敬和認可呢?讓各部落望風歸降呢?思可法死後,麓川王國就因繼承問題陷入內亂,先後四位繼承者被殺死。”
“好慘!”
“直到他死後十三年,也就是洪武年。”
“又是洪武年!”
“對!洪武年,雲州真是動盪啊!”何歡道,“思倫法,思可法侄子繼位,才穩定下來。但此時,明朝開始徵雲州。”
“好可憐!”
“思倫法倒是聰明,一看沐英大軍徵雲州,立刻投降。明朝也讓他繼續當宣慰使。當時軍屯民屯,也就屯到騰衝,所以騰衝是極邊之城。但極邊還有更邊呢!南京移民也不夠用了啊!”
大家笑起來。
“雲州邊境太長,這個瑞麗一帶就讓思氏管了。明太祖告戒沐英:雲州不可不備。邊事機密,自宜審度,若死可伐不必備,大軍可回也。
意思就是,雲州這個地方太複雜,要好好防備。如果思可法不用防備了,大軍才可回。他就這麼重要。”
“怎麼還是思可法!他不是死了嗎?”
“對啊!思可法是死了,但是他的影響直到明朝。少數民族嘛,名字不好記。乾脆子子孫孫都叫他祖上名字!誰叫他名字響亮呢!”
“子孫後代不配擁有姓名!”一位遊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