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正殿,何歡講解:“巍寶山土主廟,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供奉細奴邏和歷代南詔國君。這就是少數民族對於首領的認同。

中原經歷這麼多朝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少有百姓供奉哪一個皇帝。但是雲州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首領,尤其是開國之君,直到現在仍然受到供奉。

細奴邏已經成為神話人物,是巡山神。這是建立最早的最大的彝族土主廟,所以巍寶山也是西南彝族祭祖之地。每年農曆二月,眾多彝族人都會到這裡祭祖。”

大家點點頭。

瞻仰了細奴邏,又去其他殿瞻仰南詔十三代王。每一代王名字前面都寫著蒙。

何歡說:“彝族本沒有姓氏,是父子聯名。後來皮羅閣被封為雲州王,唐王賜姓蒙歸義。所以現在每一代王前面都貫上了部落名——蒙,為姓。”

大家看著小畢,“為什麼你們姓畢?”

“我們的祖先為了逃避追殺,在深山裡安頓下來,就改名換姓了呀!”

“噢。”

“但是我們祖先代代相傳,我們是南詔後裔逃難過來的。”小畢深怕大家不相信她的身份,很是鄭重地說。

何歡又解釋:“畢摩,是彝族知識分子、巫師,神鬼在人間的代言人。彝語、彝文、史詩,都是由畢摩創造的。”

“哦。”

“彝族在過去是存在著等級制度的。南詔後裔改名換姓,取另一個貴族階級的首字為姓,也很合理。”

大家點點頭,小畢也高興地點點頭,覺得小白龍解釋得很好。

依次瞻仰南詔王,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閣羅鳳。

走到閣羅鳳的神像前,何歡說:“在車上我們講到張太守勒索閣羅鳳。

然後這張太守又惡人先告狀,應該也是知道閣羅鳳上表朝廷了,所以一面派人去太和城辱罵閣羅鳳,一面也上表朝廷說閣羅鳳要造反。

這氣誰能受啊?說反咱就反啊,閣羅鳳就帶兵去太守府殺了張虔陀,奪三十二州。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就趕緊上表朝廷說閣羅鳳反了。”

“劍南是哪兒?”一個遊客問。

“劍南春知道嗎?”

大家笑起來。

“漢朝設益州郡,就是今天川渝雲貴一帶,到唐太宗貞觀元年,廢除州郡制,改益州郡為劍南道。西南西北這一片兒都屬於劍南節度使節制,治所在成都。

在南詔時期,劍南節度使在雲州的範圍,也是以哀牢山為界,滇東高原屬劍南道,哀牢山以西則是南詔。所以,你們知道劍南節度使這個官兒多大了吧?”

“噢。”大家點點頭,覺得小白龍地理好好!

小畢也看著他,他並不是因為迷路才要她帶路吧?一定是因為她是南詔後裔!一定是的!

佩服地看著何歡。

何歡繼續講解:“鮮于仲通作為這一地區的長官,他當然知道張太守的德性。但是他好大喜功。

再加上他朝內的大腿楊國忠為了顯得自己有用,不止是靠妹妹上位,迫切需要搞點兒事證明自己的才幹。

《仙木奇緣》

那個年代,來得最快的名聲就是戰功嘛。於是楊國忠舉薦鮮于仲通當大元帥去攻打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