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版納一千多年,版納到處都是佛寺,為什麼同樣世居在此的哈尼人卻不信仰佛教?

我想恐怕不是不信,而是他們根本沒那個機會。我們上午說了,南傳佛教是傣族的學校,承擔著教育功能。

社會規定和民族意向,都要求男孩必須出家。這是為什麼?這就保障了一個民族的知識文化水平。

而僾尼人有這樣的機會嗎?他們被稱為卡戈,自然是沒有資格步入寺院接受教育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誰掌握著知識和思想,誰就是統治者。

所以至今,僾尼人仍然堅守他們古老的祖先崇拜。幾乎沒有信奉佛教的。傣族人過潑水節,僾尼人過火把節,水火不相容。五十年代前,兩族不通婚。”

“噢!”

“想想也很容易理解,階級不同,不可能通婚嘛。而且傣族人喜歡乾淨,他們住在河邊,也有條件乾淨。但僾尼人住在山上,能保障喝的水就不錯了。

所以南糯山這個名字來源於傣語,但南糯山的哈尼族並不喜歡流傳的這個說法,可能也是對於傣族領主的不爽吧?”

大家笑了。

“雖然貢茶、貢筍,好像很光榮。包括普洱茶都喜歡宣傳貢茶。但這是放到現代,大家才覺得:啊!好厲害!居然是皇帝或者領主、貴族喜歡的!代表著品質!

但是放到以前,人家採茶不辛苦嗎?人家挖筍不辛苦嗎?靠山吃山,本來就吃不飽,弄點吃的,就這麼白白上供給那些貴族。這福氣給你要不要?”

遊客們笑著搖搖頭。

何歡也笑道:“所以到了南糯山,在僾尼人面前,你們不要在他們面前提起這個意思。你說是因為上貢筍醬,所以召片領取了這個名字,他們臉上笑嘻嘻……”

後面的話何歡沒說,大家已經笑起來。

“雖然勐海地名志都這麼解釋,但是一味美化,才過去不到六十多年的事,人都活在世上呢,你就不顧忌民族感情了,人家心裡不舒服的。”

“那他們自己認為是什麼意思?”大家好奇道。

“他們比較認同南糯的意思是山泉水的源頭,因為南是水,糯是竹,也可以看做是長滿竹筍的水邊寨子。因為他們也敬奉水,他們也敬奉森林,他們的寨子邊必有山泉。”

“噢!”遊客們點點頭。

何歡突然想起車上還有陳師傅,轉頭看看陳師傅,“陳師傅,你是傣族哈?”

“對!而且我爸媽就生於五十年代以前。”

遊客們笑了,幸災樂禍地看著小白龍,捅婁子了吧?

何歡笑笑,“那我剛剛講得對吧?”

陳師傅點點頭,“對!傣族一直統治著版納,封建領主制自然就有貴族、平民、奴隸。你繼續講吧,我也想了解我們族的歷史。”

遊客們不禁佩服導遊又佩服司機。

何歡笑盈盈地轉過頭繼續說:“為什麼傣族會成為版納地區的統治者?我們昨天不是講過勐文化嗎?

我們說了版納叫勐泐。傣族人自稱為泐人、傣泐。據目前的史料推測,泐人就是雲州土著民族,原來居住在瀾滄江上游,古稱哀牢國。

因為善騎大象,在張騫出使西域的途中被發現,上報朝廷,漢朝便稱其為滇越乘象國。那是公元一百多年的時候。

然後在公元四百多年的時候,泐人先民陸續遷到下游,也就是版納,停留了下來。這也很好理解。我們講瀾滄江的時候說過,上游高山峽谷,生活艱難嘛。

就像一把掃帚,瀾滄江到了版納,突然撒開,變平變寬,就形成了很多的壩子。泐人就順著瀾滄江遷移到了這塊壩子。

但當時,這片土地上有人,東南亞歷史上最輝煌的王朝——柬埔寨吳哥王朝,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建立,其中一個族群,西千滿瑪,佔據著版納。